

本·拉登寫給“基地”北非分支的信件。
美國20日解密一批在前“基地”組織頭目烏薩馬·本·拉登最后藏匿地查獲的文件。這些文件勾勒出一個為“基地”內斗深感失望的本·拉登,以及一個同意妻子改嫁的本·拉登。
招人先問 愿不愿自殺?
按美國白宮說法,美軍海豹突擊隊2011年5月突襲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北部小鎮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地,特種兵近距離朝本·拉登額頭開槍將其擊斃。隨后,他的遺體被立即交由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海葬。
美軍從阿伯塔巴德查獲不少文件,包括紙質和音視頻材料。依據美國法規,103份文件20日解密。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說,還有數以百計文件有待審查并解密。
在這百余解密文件中,本·拉登寫下了如何做好“事業”的言語,亦有對自身宗教信仰的華麗贊揚。本·拉登的生意考慮很細,包括人員訓練、財政控制以及對“行動組織”的資助。
其中一份空白的“基地”招募表不僅包括教育和個人愛好等常見問題,還問道:“你愿意執行自殺式行動嗎?”如果申請者愿意,還要填寫緊急聯系人電話。
內斗嚴重 影響力不再
海豹突擊隊突襲阿伯塔巴德之前的幾年,“基地”原本的大本營遭到重挫,內部分裂也越來越嚴重。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倒臺、美軍無人機不斷在巴基斯坦部族地區發動針對“基地”高層的空襲行動、“基地”在伊拉克的分支也在重壓之下陷入困境。
相反,一些邊緣“基地”分支開始崛起,如也門和北非分支。也門的“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后被美國視作“基地”最危險的一個分支。
伊拉克極端武裝“圣戰和改革陣線”在2007年5月寫給本·拉登的信中寫道,希望本·拉登阻止正在伊拉克發生的“災難”。那里的武裝人員開始把槍口轉向自己人,背離“基地”宗旨。
信件寫道:“如果你還有能力,這就是挽救伊拉克即將崩潰圣戰行動的最后機會。”
文件顯示,本·拉登對“基地”內斗越來越失望。他在寫給“基地”北非分支的信件中提醒,“基地”的目標是美國人,而不是當地安全部門,更不是身旁的“戰友”。
只是,本·拉登的提醒已經逐漸被當做“耳邊風”。按美國官員說法,本·拉登臨死前對“基地”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視頻遺囑 要改嫁隨你
本·拉登隱匿阿伯塔巴德期間,仍在接收“基地”網絡報告。一份沒有標注日期的“外部行動報告”顯示,“基地”當年暴力襲擊目標未能完成,報告者給出一系列理由。
“首先是運氣差,”報告寫道。其次,“基地”行動遭遇諸多困難,如人員訓練不足、通信受阻、交通不便、武器短缺和難以“甩掉”安全部門。
“我們不是要求在方便的氛圍下行動,”報告說,“但天知道,我們沒有竭盡全力營造適當的行動氛圍,以實現我們的目標。”
解密文件也揭開了本·拉登家庭生活的一角。他在一段事先錄制的視頻遺囑中特意叮囑眾多妻子中的一個,說如果她在他死后改嫁,他沒有反對意見,但希望她能夠選擇死后與他同在,陪在他的身邊。
當時的本·拉登恐怕沒有想到,美軍會突襲,把他擊斃并海葬。
本·拉登還對這名妻子說,她應當把他們的孩子送上戰場,繼續他的“事業”。
陳立希(新華國際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