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給入獄的毒販家人匯500元錢 交代到最后,吳某說出了自己消極抵抗審訊的實話:“我不能坐牢,我要是再進去了,家里的父母和女兒就沒人養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對于吳某本人,倪崇暉并不同情,他可憐的是吳某的家人,尤其是他快要中考的女兒,“吳某販毒是可恨的,害人害己,可他的父母和孩子畢竟是無辜的。” 這場審訊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倪崇暉來不及喝水,嘴巴都說干了,終于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他的心里卻有些不忍。 想到吳某之前的種種過激行為,也是不想家人受苦,倪崇暉的心還是軟了下來。不過,身為國家公職人員,他依然是鐵面無私的。他告訴吳某,從法理上,吳某必須被抓進去,接受法律的審判;而從情理上,他愿意幫助吳某的女兒和家人。 “你不用擔心,我會盡力照顧好他們。”倪崇暉給了吳某一句承諾,“如果你說的這些都屬實,我以后每個月會給你的家人匯500元錢,力所能及,也算幫你盡一個做父親的責任吧。” 這句承諾說出口的時候,吳某先是一愣,臉上露出懷疑的神色。不過,倪崇暉還是明顯看到了他眼眶里泛動著的淚花。在那一刻,倪崇暉讀懂了這淚花里的感激之情。 吳某被判刑三年。因為他的再次坐牢,使他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在當時審訊結束后,倪崇暉要了吳某家人的電話號碼。從吳某入獄后,他再也沒有見過吳某,但吳某的家人卻從此成為了他心中的一個牽掛。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為了兌現承諾,倪崇暉撥通了吳某家人的電話。從電話中,他了解了吳家的大致情況,確實和吳某說的基本一樣,家庭經濟條件很差。 可當電話那頭的人問他是誰時,他只說了句:我是吳某的“朋友”。隱瞞自己的警察身份,倪崇暉是有顧慮的。“我是把他們家人抓進牢里的警察,怕他們有抵觸情緒,不肯接受我的幫助。” 這位“朋友”隨后要到了吳某家人的銀行卡號,從此以“朋友”身份給這家人定期匯錢。而這件事,他對身邊的人只字未提,就連對自己的父母和未婚妻,也沒有說起。 這份“雪中送炭”來之不易,吳某的女兒很爭氣,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后來還考上了重點中學。 這也讓倪崇暉很欣慰,“吳某的女兒真的很乖,我們經常會發短信,她喊我叔叔。我希望他女兒能好好學習,這樣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改變吳某,獲得一種雙贏。” 每個月的500元錢,對吳某女兒來說更像是一種希望,是對生活、對父親的希望。倪崇暉說,“這比單純打擊犯罪更有效。” 出獄后的吳某還了民警一個承諾 從2012年5月到2014年11月吳某刑滿出獄,因為這一句承諾,倪崇暉堅持每月給吳家匯款500元,已累計匯出16000元。 2012年12月,倪崇暉和妻子結婚,才把匯款的事告訴了妻子。“我老婆剛聽到時很驚訝,說我怎么也不跟她商量一下。”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婚前這筆錢,我還是做得了主的嘛。” “老婆問我,你準備做好事做到什么時候?”倪崇暉說,其實他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想幫助吳某女兒和家人可以正常生活。“我很感謝我老婆,我把來龍去脈跟她把話說開后,她愿意理解我、支持我。” 那時,參加工作剛滿兩年的倪崇暉工資有限,又加上結婚、裝修、還房貸等,生活壓力也不小,但他每月10日左右都會按時匯錢,一次都沒有落下。自己不方便時,就委托妻子幫忙匯錢。 在履行這份承諾時,倪崇暉說,自己是個普通人,不是圣人,也有迷茫的時候,可最終,他還是咬牙默默堅持了下來,連平時最親密的工作伙伴都完全被蒙在鼓里。 直到去年11月26日,吳某在獄中表現良好,提前幾個月刑滿釋放。在那之前幾天,倪崇暉給吳家一次性匯款1000元,他給吳某女兒發了一條短信:“你爸爸馬上就要回來了,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們匯錢了。你要相信爸爸會改好的,多鼓勵他,他會擔負起一個男人應該擔負起的責任。” “倪警官,我是吳××。我出來了,想當面對你說聲謝謝!”吳某出獄后,第一個電話打給了倪崇暉。被婉拒后,他還是趕到了派出所。 握著倪崇暉的手,吳某泣不成聲。 至此,這個有關民警和毒販的一句承諾的故事,才被大家知曉。 “倪警官帶給我一家的不僅僅是每月500元錢的生活費,其實是挽救了我,挽救了我一家人。”如今,已打算回四川老家的吳某,感激地留下了另一句承諾:“我以后不會再碰那個東西了,我會努力賺錢養家。只有重新站起來,才是對倪警官最大的報答。” 這,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承諾! □本報記者 錢祎 |
相關閱讀:
- [ 05-25]民警用自己照片做塑料板警察攔截防騙 效果好 廈門海域溺亡多與潮汐有關
- [ 05-25]騙子冒充薌城公安分局民警 謊稱市民信用卡透支
- [ 05-25]民警用自己照片做塑料板警察攔截防騙 成本低效果好
- [ 05-25]民警拍微紀錄片走紅微信 根據嘉蓮派出所真人真事創作
- [ 05-24]北十堰化解持刀劫持人質事件 民警借遞煙制伏嫌疑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