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5月24日,應智利共和國總統巴切萊特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抵達圣地亞哥國際機場,開始對智利進行正式訪問。李克強總理夫人程虹同機抵達。智利外交部長穆尼奧斯等政府高級官員前往迎接。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中國日報網5月25日電(記者 陳衛華王旭)拉美國家對中國來說無疑是地理上最遙遠的地方,但中國人民喜歡用1300多年前唐朝詩人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形容中國和拉美國家的關系。習近平主席訪問拉美不到一年,李克強總理又再次到訪,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在踐行自己對拉美國家的承諾。
在訪問巴西,哥倫比亞和秘魯之后,李克強總理來到此行的最后一站智利。媒體的報道大都聚焦在如“兩洋鐵路”項目等互惠互利的雙邊貿易和投資上。
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報道說,這條耗資1000億美元、橫跨拉丁美洲、連接巴西大西洋海岸和秘魯太平洋海岸的鐵路“在秘魯同意研究該計劃之后,又向前走了一步”。BBC援引秘魯總統烏馬拉的話說,這條鐵路將會“鞏固秘魯的地緣政治地位,使之成為通往南美的天然門戶”。
雖然一些人對該項目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提出質疑,法新社在報道中指出,李克強總理在和烏馬拉總統發布共同申明時說,“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中,也要保護環境”。
旨在促進美洲貿易的美洲委員會副總裁埃里克·法恩斯渥思在《美洲季刊》發文表示,李克強總理此行是為落實習近平主席1月提出的、在未來十年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投資2500億美元的承諾。他說:“包括美國在內,都是歡迎習主席有關投資基礎設施的承諾的,美國一直認為拉丁美洲基礎設施滯后并且長期缺乏投資是限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同時,據法新社報道,巴西貿易部長阿曼多·蒙泰羅表示,“(中巴之間的)貿易議程非常重要,但現在投資議程已達到了更重要的程度”。盡管中國在巴西的總投資額仍落后于其他國家,但是在過去十年里,中巴貿易翻了十番,在2014年達到867億美元之多。
據法新社報道,巴西負責亞洲事務的副國務卿何塞·格拉薩·利馬表示,巴西正迎來中國的“第二輪”投資,“第一輪”主要是原料貿易投資,現在是工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巴西巴中工商總會會長唐凱千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說:“中國正在成為一個被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迫切需要的角色。巴西就迫切需要投資。”
該報道還說,巴西貿易部長蒙泰羅希望中國將巴西視為工業產品的重要生產平臺,以巴西為支點,覆蓋更廣闊的市場。蒙泰羅說:“我們想要擴大對中國的出口,可是我們不知道短期內是否會有結果。如果中國能在巴西生產如電子產品等那些我們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這將是一個更好的策略。”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巴西外交官、前貿易部長塞爾吉奧·阿馬拉爾說,中國人是來做實實在在的生意的。他告訴里約熱內盧一家知名報紙O Globo:“這不是大家來換換名片的會議。”陪同李克強總理一同出訪的有一個超過100人的商業代表團。
對于中國要向201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國巴西提供500億美元幫助其提升基礎設施,覆蓋拉美的Telesur電視臺報道說:“中國對巴西的資金支持體現了兩國加強了的雙邊關系。”
總部位于烏拉圭的在線新聞社MercoPress報道指出,中國的資金對剛剛經歷商品繁榮正滑入經濟衰退的巴西來說真是恰逢其時。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中國企業也在尋求海外投資的新機遇,中國銀行已開始提供豐富的資金支持。MercoPress報道,中國向拉美提供的貸款比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提供的總和還要多。
在另外一篇報道中,MercoPress著重報道了李克強總理的哥倫比亞之行,認為此行旨在開啟雙方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中國和智利早在2005年就簽訂了一份自由貿易協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