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不斷,災情也不斷擴大。 地震發生前后、轉移撤離前后、準備安置點工作前后,整個搶險救災過程沒有一項工作不是迫在眉睫。 我們看到—— 災情發生后,自治區黨委、政府立即作出抗震救災全面部署,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Ⅱ級響應,迅速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一線指導救災; 自治區有關部門和災區市縣黨委、政府積極主動應對,全力組織搶險救援,緊急轉移安置群眾; 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民警、邊防消防官兵和民兵預備役快速反應,眾志成城保證了各項救災工作的有序有效推進。 在這股強大的搶險救災力量中,有一股來自基層的“能量”,一直貫穿于整個搶險救災一線,并為災區群眾“零距離”服務,他們是—— 能最大限度團結群眾的“雙聯戶”戶長;一心獻身基層、服務基層的強基惠民駐村干部;與僧尼為友、以寺廟為家的駐寺、涉宗干部。 “雙聯戶”戶長—— 一線群眾的知心人 “剛開始組織村民轉移時,多數村民都不愿離開……” 與記者對話的邊巴,是聶拉木縣樟木鎮樟木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他所在的這座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深處的小鎮,距離“4·25”地震震中僅22公里。 4月29日中午,一陣電話鈴聲在樟木鎮抗震救災協調指揮部內響起,區黨委研究部署的全員馬上撤離的指令正式下達。 自治區黨委“轉移”決策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轉移的關鍵要素就是“快”、“及時”,要與時間賽跑。 陳全國書記先前就強調,在盡最大努力搶通道路的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動員組織群眾撤離是當務之急。 剛剛失去家園的災區群眾心里交織著各種滋味。 危房里、廢墟底,還沒有來得及轉移的家產和貴重物品,全是他們辛辛苦苦攢下來的積蓄。 說走就走,太難。 但是,樟木鎮和熱索橋地質條件復雜,特別是樟木鎮依山而建、山高坡陡溝深,且雨雪天氣不斷、余震頻發、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要加緊時間,爭分奪秒地按指示立即開展“大轉移”工作。 邊巴身為樟木鎮樟木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心里深知轉移工作是迫在眉睫的。 此時,他想到了平日里與群眾生產、生活最接近,和他們生活交織最為密切的一群人——“雙聯戶”戶長。 樟木居委會一共有156戶居民,其中設置了20個“雙聯戶”單位。邊巴帶領居委會“兩委”班子和20個聯戶長溝通思想后,按照上級指示要求,認真細心地開展了動員群眾轉移的工作。 “如果你們能守在這里,我們就馬上轉移?!?/p> 這是群眾的訴求,他們希望村里能有一部分人留下來,對危房里剩下的財產進行保護。 作為黨的基層戰斗堡壘, 村“兩委”班子接受了群眾的訴求,答應留下來加強大家的財產保護工作。 同樣,“雙聯戶”單位全部20個聯戶長,也不忘奮勇擔當,受到群眾的充分信任,主動留下來協助村“兩委”加強群眾財產保護,并協助老弱病殘群眾轉移。 在20個聯戶長的積極協助下,樟木居委會“大轉移”工作進展順利。 “我們居委會‘兩委’和聯戶長共有24人留下來,通過3天的時間,按照轉移群眾給我們的交代,對所有村民的房屋門窗加強鎖具,并修補房屋的裂縫,以及解開放生全部被拴住的牲畜?!?/p> 邊巴說,直到群眾撤離后的第三天,他和聯戶長們才撤離,并安全抵達安置點。 “在這次轉移中,‘雙聯戶’聯戶長發揮關鍵作用,他們不僅全部投入到救災工作、奮勇向前,而且所有村民充分信任各自所在單位的聯戶長,轉移工作才得以如此順利地開展!”邊巴感慨道。 樟木大轉移,避免了包括樟木鎮樟木居委會群眾在內的6000余名群眾出現更大傷亡。 上有區黨委的英明決策,下有“雙聯戶”聯戶長的積極作為,攜手同心,共度難關。 聶拉木縣政協主席索朗,地震發生后一直參與搶險救災各項工作。他感慨道,在這次地震的搶險救災工作中,各方力量全部投入其中,并且“雙聯戶”單位的聯戶長在組織管理和服務群眾的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索朗介紹說,樟木鎮受災群眾轉移至安置點后,各村組原聯戶長負責組織各自聯戶單位群眾的安置和協調工作,負責帳篷等救災物資的均勻分配,并負責對老弱病殘群眾的生活幫扶工作。 在桑珠孜區安置點,樟木鎮幫居委會聯戶長阿旺堅參還沒來得及自己吃飯,就帶著打包好的飯菜送往孤寡老人倉木的帳篷中。 阿旺堅參所在的聯戶單位內有6戶人家,其中上至90多歲的耄耋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嬰兒。 “地震后,在上級和居委會的安排下,我們聯戶長首先第一時間把所在聯戶單位的老人集中到空曠地,并負責對他們的照料。轉移到安置點以后,我們居委會18個聯戶長全部參與各項服務管理工作,特別是對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員的生活照料和其他上級安排的工作?!卑⑼鷪詤⒄f,他和災區群眾都相信,黨和政府一定能幫助大家早日度過難關。并表示,將繼續服好務,不辜負自治區黨委、政府和群眾的信任。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