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范圍內已經出版的英文著作多達數千部。然而,英文著作里關于二戰期間中國作用的研究卻少得可憐,這是不公平的。歷史不應該被遺忘,中國在抗擊日本侵略和推動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的功績不應該被塵封,這便是我寫作《被遺忘的盟友:中國的二戰》一書的初衷。”英國牛津大學歷史教授、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拉納·米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拉納·米特所言不虛。從這個角度說,《被遺忘的盟友:中國的二戰》一書的出版,填補了英國史學界的一個空白。米特對中國在二戰中抗擊法西斯侵略發揮關鍵作用的突破性發掘和對中國抗戰的秉筆直書,為他贏得了聲譽。這位印度裔的學者,38歲即成為牛津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他有關中國抗戰的研究權威、客觀和公正,是西方國家了解中國抗戰史和反法西斯戰爭史的重要資料。 在拉納·米特看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其全球擴張和稱霸野心的重要一步,因此,日本急于迅速侵占中國,以便抽出精力進攻更多的國家。然而,正是中國的全力抗爭,成功拖住了日本侵略步伐。中國軍隊以極不對稱的武器裝備,抵制住了日軍的瘋狂進攻,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戰之歌。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當時還是一個農業國家,金融體系很弱,經濟處于崩潰的邊緣。在戰爭開始的4年間,中國基本沒有外部支持,一直獨自作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沒有投降,而是經受住了那么多日軍的輪番進攻,殊為不易。”拉納·米特表示。 早在2013年10月,拉納·米特就在美國《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在二戰期間對同盟國抗日戰爭的貢獻不但從未被全面承認,也未轉化為中國在本地區的影響力,這有失公允。“中國抵抗日本侵略是未被講述的二戰偉大故事之一。盡管中國是首個與軸心國交戰的同盟國,與美國、英國和蘇聯等國相比,中國在太平洋戰局中的作用遠未得到正確認識。” “美國援助中國,固然對提升中國的軍事裝備水平很重要,但中國只得到了美國所有對外援助的1%到1.5%, 也就是說,99%的美國戰時對外援助都流向了其他國家。中國幾乎全憑自己的力量肩負起了抗擊日本法西斯的重任。”拉納·米特說,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結成了統一戰線,共同抗日,毛澤東發表的《論持久戰》,從戰略上解答中國必將戰勝日本法西斯,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 一般歷史教科書上,關于二戰的時間界定,通常都是從1939年開始的,但拉納·米特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二戰的歷史應該從1937年正式開始。眾所周知,1937年的七七事變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爆發,從1937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歷時8年,這便是中國的8年抗戰。拉納·米特界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間,與中國的抗日戰爭起始時間完全吻合,這實際上也從一個側面,肯定了中國在二戰中所發揮的巨大而獨特的重要作用。 (本報倫敦5月28日電) |
相關閱讀:
- [ 05-28]兩岸退役將領在臺兒莊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 [ 05-27]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閩南師大學子自導自演話劇《風聲》
- [ 05-26]“我家的抗戰故事”聯合征文啟事
- [ 05-26]國防部:中國抗戰勝利日閱兵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推進
- [ 05-26]延平區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