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潘清 這是A股歷史上又一個值得紀念的5月:滬深股指雙雙創下近七年新高,兩市成交突破2萬億元,創下“世界紀錄”。 與此同時,高估值、高杠桿也引發A股的高波動:短短20個交易日中,滬指有9個交易日漲跌幅度超過2%,日內振幅超過2%的交易日總數更高達16個。被供需失衡矛盾困擾已久的中國股市,該如何“減震”? 5月份A股多項數字值得記載 29日,滬深股指以漲跌互現格局完成了5月份交易。伴隨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收報 4611.74點和16100.45點,兩市分別實現3.83%和8.65%的月漲幅,其中后者成功走出“月線九連陽”。 期間,滬深股指雙雙創下2008年1月以來的新高,前者更一度向5000點重要心理點位發起沖擊。按照收盤點位計算,兩市年內累計漲幅分別達到42.57%和46.17%。創業板指數更是屢屢創出歷史新高,月末收盤較年初大漲逾 1.4倍。 不過,這并不是A股將這個5月載入史冊的唯一原因。 25日,伴隨滬指時隔七年再度攀上4800點整數位,滬深兩市總成交一舉突破2萬億元,創下全球股票現貨市場單日成交新紀錄。 28日,伴隨兩市盤中巨幅震蕩,這一紀錄又被改寫為逾2.4萬億元。 按照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歷史數據,2014年5月滬深兩市的日均成交金額為1373億元。這意味著如今A股單日成交量已經接近于去年同期的全月水平。 另一個數字同樣值得記載。截至22日,滬深兩市流通市值首次超越50萬億元大關。按照2008年5月末數據計算,短短7年A股體量猛增超過5倍。 高估值高杠桿顯現震蕩特征 在量價齊升的同時,5月份A股顯現震蕩特征。其中,28日受多重利空因素拖累,滬指大跌逾6%,創下年內第二大跌幅,全天振幅則高達7.53%。次日,A股盤中再度巨震,滬指振幅也達到了5.77%。 諸多跡象表明,A股正呈現日益明顯的高波動特性。而這,無疑源自于當下股市的高估值和高杠桿特征。 來自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統計顯示,即使經歷了月末的深幅調整,滬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仍分別達到21.94倍和61.41倍。中小板和創業板則分別高達 76.11倍和 133.76倍。 伴隨股指快速上行,“賺錢效應”讓高風險偏好投資者對杠桿的熱情有增無減。繼去年12月19日首破萬億元大關之后,本月滬深兩市融資余額突破2萬億元,短短5個月翻了一番。 杠桿資金的大量入市,令市場情緒變得愈加脆弱。 28日滬深兩市重挫逾6%,央行進行定向正回購操作被認為是原因之一。華泰證券等機構表示,重啟正回購并非貨幣政策收緊的信號,但銀證配資等高杠桿資金表現較為敏感,從而引發市場恐慌拋售。 借重市場的力量求解供需失衡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證監會共為140余家擬上市企業核發了“準生證”。然而,即使是月均近30家的審核速度,仍趕不上場外資金紛至沓來的腳步。 而在諸多機構看來,在降息通道開啟、銀行理財及信托等產品收益率逐級下行的背景下,居民大類資產重配的趨勢還會延續。這也意味著,短期內股票市場仍將維持“供不應求”的狀況,A股高估值和高波動特性一時難以改變。 事實上,A股的供需失衡矛盾由來已久。國泰君安證券新近完成的一項研究顯示,與美國市場牛長熊短、漲多跌少形成鮮明反差,A股呈現典型的牛短熊長、暴漲暴跌特征。除了法制環境、監管理念,以及社會對市場認識和態度不同外,投資者結構及市場供求自我調節機制差異是導致中美股市牛熊特征迥異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股市正試圖借重市場的力量解決這一困擾自身多年的頑癥。從4月開始,證監會審核由此前的每月一批增加至每月兩批,有機構預計全年新上市企業或達到500家。而伴隨《證券法》修訂進程,股票發行注冊制也正漸行漸近。 在新股供應提速的同時,需求端也有望迎來投資者結構的改善。伴隨風格穩健的長期資金大規模入市,價值投資將在市場博弈中占據優勢,從而對股市起到有效的 “減震”作用。 |
相關閱讀:
- [ 06-01]A股流動性寬松格局未變 樓市難成“收割機”
- [ 06-01]A股牛市,已經到頂還是中場休息?
- [ 06-01]高估值高杠桿引發高波動 A股求解“減震”之道
- [ 05-29]外資提前布局A股RQFII、ETF再現大額申購
- [ 05-29]A股昨"摔跤"但分析認為 階段性調整后牛市仍將延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