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球網絡犯罪愈演愈烈 專家表示,類似信用卡盜刷的網絡犯罪案例已在全球造成了驚人的損失。除此之外,給用戶造成困擾和損失的網絡犯罪和安全問題還包括網絡釣魚、數據泄露、網絡病毒、個人信息泄露等。 諾頓公司發布的2013年網絡犯罪研究報告稱,網絡犯罪一年給全球消費者造成的財產損失高達1130億美元,有61%的成年人遭受過網絡犯罪侵害。 在中國,這兩個數字分別是370億美元和77%。上述報告稱,過去一年中國每位受害者平均損失上升了25%。 研究機構IDC全球首席研究官約翰·甘特茨(John F. Gantz)表示,全球網絡犯罪從早年間電腦光盤上的病毒和少量黑客的個人行為,逐漸演變成大規模、有組織的全球網絡犯罪,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并已形成數額龐大的產業規模,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甘特茨表示,在一些非法網站上,網絡病毒公然叫賣,比如一個名為“Darkcode”的俄羅斯網站上,就有賣價幾百美元至幾千美元不等的網絡病毒,這些病毒可以假冒為銀行網站,騙取用戶的賬戶信息和信用卡資料。更甚者,花上200美元還可以買到1000臺被病毒感染受控的僵尸電腦控制權。 甘特茨說,調查表明提供這些工具和病毒最多的“供應商”,分別來自美國和俄羅斯。 IDC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日前聯合發布的一份安全報告指出,全球惡意軟件已形成產業鏈,并且有清晰的分銷渠道。這個“金字塔”般的產業鏈中,最高一層是少數發現漏洞和編寫工具的黑客;其次是發送惡意軟件服務、買賣惡意軟件的中間商;最底層是通過使用軟件而圖謀不軌的人。 2014年國內信息安全大事件 1月: 支付寶泄密事件 1月26日,央視曝光了支付寶找回密碼功能存在系統漏洞。由于此前支付寶泄密事件導致的信息泄漏,不法分子以此尋找受害人信息,通過找回密碼來獲得用戶支付寶訪問權限,從而將支付寶的錢款轉走。 3月:攜程網用戶信息泄露 3月22日,烏云漏洞平臺發布消息稱,攜程網用戶支付信息出現漏洞,漏洞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卡卡號、銀行卡CVV碼(即卡號、有效期和服務約束代碼生成的3位或4位數字)以及銀行卡6位Bin(用于支付的6位數字)等。 4月:微軟停止XP支持,現OpenSSL心臟出血漏洞 4月8日,微軟公司在向2億多用戶發布通牒100天后,停止了對Windows XP系統提供技術支持。微軟表示,Windows XP的運行環境存在很大的漏洞,微軟發布的補丁不能有效抑制病毒的攻擊,因此不斷在其官網上告知用戶可能承受一些風險。 2億多Windows XP用戶在失去了保護傘后,陷入“裸奔”狀態,電腦安全隱患增加。就在Windows XP系統停止服務的當天,全球互聯網通行的安全協議OpenSSL曝出本年度最嚴重的漏洞。據悉,利用該漏洞黑客坐在自家的電腦前,就可以實時獲取到很多https開頭網址的用戶登錄賬號密碼。 5月: UC瀏覽器存漏洞,泄露用戶敏感信息 5月11日,烏云漏洞平臺率先披露了UC瀏覽器存在可能導致用戶敏感數據泄漏的漏洞。漏洞提交者稱,通過該漏洞,只要用戶通過UC瀏覽器搜索并登錄人人、新浪微博等網站,其提交的用戶信息和密碼都有可能被黑客截取。 山寨網銀及山寨微信大量竊取網銀信息 5月12日,山寨網銀和山寨微信客戶端,偽裝成正常網銀客戶端的圖標、界面,在手機軟件中內嵌釣魚網站,欺騙網民提交銀行卡號、身份證號、銀行卡有效期等關鍵信息。同時,部分手機病毒可攔截用戶短信,中毒用戶將面臨網銀資金被盜的風險。 小米800萬用戶資料泄露 5月14日,網絡安全平臺烏云網,爆出小米論壇存在用戶資料泄露,泄露涉及800萬小米論壇注冊用戶,并建議用戶修改密碼。隨后,小米公司相關負責人確認,數據泄露事件確有發生。 6月:免費Wifi存陷阱,竊取用戶手機中的敏感信息 6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黑客通過公共場所免費WIFI誘導用戶鏈接而獲取手機中銀行卡、支付寶等賬戶信息從而盜取資金的消息,引發了網民對于免費WIFI安全性的擔憂。 8月: 1400萬快遞數據遭販賣 8月12日,警方破獲了一起信息泄露案件,犯罪嫌疑人通過快遞公司官網漏洞,登錄網站后臺,然后再通過上傳(后門)工具就能獲取該網站數據庫的訪問權限,獲取了1400萬條用戶信息,除了有快遞編碼外,還詳細記錄著收貨和發貨雙方的姓名、電話號碼、住址等個人隱私信息,而拿到這些數據僅用了20秒的時間。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