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這場空前規模遍及全球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20世紀人類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斗。在那場戰斗中,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始終是反抗法西斯邪惡勢力的亞洲主戰場。中國人民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偉大旗幟下,為最終戰勝法西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占世界人口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最早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開辟了人類正義力量抗擊法西斯邪惡勢力的戰場,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法西斯是人類歷史上出現的一股邪惡勢力。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日本、意大利組成法西斯“軸心國”,妄圖以侵略戰爭為手段,把法西斯黑暗制度推行于全世界。在整個世界面臨危難、人類面臨法西斯暴政統治的時候,任何一個國家為反抗法西斯侵略而戰,就具有了雙重的歷史涵義:既是為國家主權、民族解放而戰,也是為人類避免法西斯暴政統治而戰。 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為標志,日本法西斯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并迅速侵占東北的一些大中城市。為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從10月份開始,東北相繼興起為數眾多的抗日義勇軍,在白山黑水打擊日寇。11月,黑龍江省駐軍抗擊日軍對齊齊哈爾的進攻,進行了嫩江橋抗戰。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共產黨就號召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先后組織抗日游擊隊和東北抗日聯軍,堅持長期的極其艱苦的抗日游擊戰爭,使日本侵略者處處遭到打擊。1932年1月,日本法西斯又在上海挑起戰爭。中國第十九路軍面對日軍三次增兵總數約10萬人的瘋狂侵犯,血戰30余日,進行了英勇的淞滬抗戰。1933年3—5月,日軍侵犯長城一線,中國軍隊用劣勢裝備在長城各口與日軍展開激戰。為抗擊日軍進占察東,1933年5—7月,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進行察東作戰,收復失地。1936年11月,中國綏遠駐軍抗擊日軍向綏東的進攻,取得收復重鎮百靈廟和大廟的勝利。 從1931年到1937年上半年,中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是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進行的。在國際上,面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英、法、美等西方大國從本國利益出發,采取短視的“中立”或“不干涉”的政策。這客觀上姑息縱容了德日意法西斯,致使法西斯集團侵略氣焰更加囂張。中國人民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奮起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武裝侵略,用自己的血肉抗擊日本法西斯征服中國、征服亞洲、控制世界的圖謀。這固然是為挽救國家民族危亡而戰,但同時更是為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戰。中國人民最早負擔起反抗法西斯的重任,中國抗日戰爭開辟了人類正義力量抗擊法西斯邪惡勢力的戰場,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二、歷時14年的中國抗日戰爭規模宏大,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亞洲主戰場 中國抗日戰爭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9月中國勝利結束,歷時14年之久。特別是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法西斯向中國發起全面進攻,把戰火擴大到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中日戰爭在長達5000公里的正面戰場和130余萬平方公里的敵后地區進行。中國與日本法西斯交戰的兵力最高時達1000余萬,其中中國軍隊近500萬,民兵200萬,日軍近200萬,偽軍100多萬。在曠日持久的戰爭期間,中國軍隊進行會戰20多次,重要戰役200余次,其中僅八路軍、新四軍殲敵千人以上的戰役就達70余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斃傷俘日軍150余萬,殲偽軍118萬。戰爭結束期間接受投降日軍128萬余人,投降偽軍146萬人。美英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使日本損失124萬多人(內含印緬作戰時美英中共同殲敵16萬余人)、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殲、俘敵67萬余人。相比之下,就可以看出中國戰場的重要地位。事實表明,中國抗日戰爭是打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亞洲主戰場。中國抗日戰爭創造了半殖民地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這一戰爭史上的奇跡,這個奇跡的創造是全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結果,是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互相合作的結果。中國抗日戰爭牽制打擊了日本陸軍的主力精銳兵團,同時也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四億五千萬中國人民在亞洲開辟反法西斯邪惡勢力的戰場,與中華民族的敵人血戰到底,就是占世界人口總數四分之一的人在反抗法西斯邪惡勢力。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給人類的正義事業和前途帶來了光明,給當時歐亞遭受法西斯暴政統治的人民帶來了希望。 |
相關閱讀:
- [ 06-01]大學生悲慟演繹《流亡三部曲》 紀念抗日勝利70年
- [ 05-27]古鎮斜灘曾創辦詩刊小報宣傳抗日救亡
- [ 05-26]臺海|雙方交涉 遭菲攔截臺灣漁船平安駛離 那些年臺灣也曾拍過"抗日神劇"
- [ 05-26]那些年臺灣也曾拍過"抗日神劇" 當紅影星紛紛加盟
- [ 05-24]網曝葛天大尺度抗日劇激怒劉翔 二人關系惡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