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亞丁灣東部海域,西南風5級,浪高2到3米。海面上,一艘從中國海軍第二十批護航編隊千島湖艦出發的小艇,在波峰浪谷間飛馳。
在歷經半個小時的顛簸后,小艇到達了中國籍“遠春湖”號油輪。4名身背30余斤裝具的特戰隊員,敏捷地爬上9米多高的軟梯,到達了這艘被護船舶的甲板。
“終于盼到你們來了!歡迎來到‘遠春湖’號!”早已等候著的船員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帶我們熟悉一下你們船上的情況吧,”隨船護衛小組組長黃均華邊用手抹去臉上的汗水邊說道。
聽介紹、登舷梯、進艙室,特戰隊員黃均華、龔勇、高兆華、鄔晨濤一登船就全然不顧被海浪打濕的衣裳,立即熟悉起“遠春湖”號的船體結構和防護措施,進入各安保部位進行查看,并與船上人員研究護衛方案。
圍著330米長的油輪甲板和高達8層的艙室,特戰隊員在烈日驕陽下和空調冷風中不停穿梭,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
在熟悉了情況后,已經是第3次執行隨船護衛任務的黃均華作出了工作安排:在駕駛室設置24小時警戒哨,并負責左右兩舷瞭望警戒,3小時一換崗,每小時向指揮所報告一次情況;若遇海盜襲擾,狙擊手和小組長分別在駕駛室左右舷天橋就位,輕機槍手和步槍手分別在甲板左右舷就位……
這艘接近滿載的油輪吃水深、干舷低,加之其航速慢,機動性差,非常容易成為海盜襲擾的對象。
船長何兆鋒是一位有著20多年“海齡”的老海員,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但只要經過亞丁灣,心里就會發憷。
“2010年,我們駕駛一艘油輪經過亞丁灣時,因為船期、緊任務急,就沒有申請護航。一開始還很平安,但到快駛離亞丁灣時,海盜出現了。好幾條小艇尾隨著我們,我們拼命加速才甩掉,”談起那次經歷,何兆鋒仍心有余悸。
“現在好了,有祖國的軍艦和特戰隊員為我們護航,心里特別踏實。”不管是船長、水手,還是管輪、機匠,船上的每一個人遇到特戰隊員時,都會報以敬佩和感激的微笑。
凌晨3點,特戰隊員的住室內一片寂靜。忽然,對講機內傳出微弱聲音,3名正在睡夢中的特戰隊員“噌”地一下坐了起來,順手抓起枕邊的槍。
“請重復!”
“下一更,接崗。”
得知只是正常交接崗,2名非接崗人員這才放下槍,安心地睡去。
特戰隊員保持警惕,油輪船員才能安心。讓船員們更放心的是,中國海軍第二十批護航編隊除了派特戰隊員隨船護衛外,還令千島湖艦一直跟在油輪右后方不到1海里處伴隨護航,為油輪的安全加上了雙重保險。
50小時的零距離守護讓“遠春湖”號一路安全向西,最后安全抵達解護點。
特戰隊員離開時,“遠春湖”號船員感激地說:“感謝你們,人民海軍好樣的!”(曾濤 代宗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