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外開放之路 在中國教育的各個層面,逐步推進“得到國外認可”的工作,始于國家推進中國高校畢業的文憑直接被國外承認。1980年代中期,斯里蘭卡率先與中國簽署了兩國高校畢業文憑互認雙邊協定。截至2009年春,與中國簽署同類雙邊互認協定的國家(地區)超過40余個,英法等大多數歐元區國家均已被囊括其中。 2012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宣布,從當年起,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的中國高中畢業生,可直接申請就讀悉尼大學。除美國、澳大利亞之外,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等諸多發達國家,也已經先后承認中國高中畢業生的高考成績。 國內的高考選拔制度與西方國家的“申請制”不同,是造成中國高考遲遲不被認可的主要原因。 南京大學社會學副教授胡小武表示:“國外大學認可了中國學生的高考成績,表明他們承認了中國的基礎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英杰認為:“這也是高等教育發展全球化、國際化的必然結果。留學生的多少,是高等教育水平的評價標準之一。國外大學也通過多種方式招攬外國留學生,培養國際化高水平的學生。” 悉尼大學校長邁克爾·斯賓塞曾表示,悉尼大學出臺承認中國學生高考成績的政策是基于兩種考慮:第一,中國擁有高質量的中等教育系統。第二,中國培養出了極具潛力的中學畢業生。高考成績可以顯示,中國最好的畢業生完全做好了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準備,并且可以預見他們在學業上會有很好的表現。 天津市寶坻區第一中學校長梁建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國外的推薦制可以參考,但在中國,高考仍然是主流。雖然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世界名校都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但未來高考成績被更多學校接受必定是一種趨勢。一方面,高考成績相對標準化,在錄取評判方面可參考性大;另一方面,高考權威性較高,高考成績相對比較真實。 正確認識“承認高考成績” “中國的教育發展應該是長板帶動短板,而不是一味補短板的過程。”梁建新指出。 梁建新認為,國外大學對高考成績的認可,是學校吸引學生申請的手段之一,這恰恰給我們提供了高考改革的思路,應把高考成績作為申請的材料之一,由大學進行多元評價、自主招生,增強大學的競爭意識。否則,中國的教育將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 國外高校承認中國高考成績,既出于現實經濟利益的原因,又有延攬我高端人才的戰略考量。 無論是招財還是選人,中國已成西方大學眼中的一塊巨大蛋糕。“國外一些著名大學出于經濟利益考慮,在學業標準的執行上對留學生的要求比對本國學生寬松得多。因而,會搶占或擴大留學教育服務市場。”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谷賢林表示。 同時,申請出國留學的學生和學生家長,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申請被成功錄取,對于出國留學來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尤其在國外大學擴大對我國的招生規模之后,國外大學普遍實行“嚴出”的培養管理模式——名校是嚴進嚴出,普通學校則寬進嚴出,被錄取后不努力學習,達不到培養要求,是很難混到文憑的,即使混到文憑,在越來越強調能力的社會,這樣的文憑也沒有多大含金量。 學生和家長要改變重錄取,輕大學學習,重文憑,輕能力的思維定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