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績獲得外國認可 中國高考顯出“國際范兒”
2015-06-06 09:52:34??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 “我們最想做的,也開始啟動的就是,推動我們高考成績讓國外認可。”在全國高考的大幕即將拉開之際,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于繼海上月末在2015中國教育國際化研討會上的一席發言,受到媒體和家長的持續關注。 在今年參加高考大軍中,有一部分學生將留學作為未來的深造選擇之一。獲得相應的高考成績,正在成為他們申請海外高校的“敲門磚”。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5月,我國的高考成績已獲得澳大利亞、美國、韓國、香港、新西蘭、德國、意大利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認可。 從最初的爭取高校畢業文憑互認到如今高考成績廣獲國外認可,再到建立中外高層人文交流機制,30余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盛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教育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大,我國基礎教育質量正獲得國外廣泛認可。 然而,隨著我國高考成績逐步被世界認可、接納,如何推動深層意義上的中外之間教育模式、教育體制的對接,帶動國際化高層次人才的互動交流,這更是我國教育深化對外開放過程中無法回避的話題。 高考成績開始批量“出口” 上月初,美國舊金山大學校長保羅·J·菲茨杰拉德在北京宣布,從2015年起,中國高中生可以憑高考成績直接申請入學,無需再花時間準備IELTS(雅思考試)、TOFEL(托福考試)或SAT(俗稱“美國高考”)。在此之前,中國考生必須參加一到兩項這樣的考試,其成績是申請美國大學入學資格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 “用高考成績作為中國學生的入學成績更加理性。”菲茨杰拉德解釋稱,對于中國學生而言,高考能測試出學生是否精通一個指定的整體知識體系以及他們是否具備刻苦學習并堅持到底的品質。對于有著“美國高考”之稱的SAT考試,他認為其成績并不能覆蓋學生的方方面面,且多項數據顯示SAT成績不能很好地預測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后是否表現優異。 事實上,海外對中國高考的關注早已有之。2009年,澳大利亞政府曾就中國高考制度發表過一份名為《關于中國高考的專題調研報告》。報告通過對中國高考制度的深入調研后認為,澳大利亞高校可以將中國高考作為一種有效的選拔學生的方式。從2012年悉尼大學承認我國高考成績開始,目前已擴展至包括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麥考瑞大學、西悉尼大學在內的近20所各級大學。 據筆者粗略統計,近年來,中國高考成績批量“出口”海外的版圖正在擴大:目前,已有澳大利亞、美國、韓國、香港、新西蘭、德國、意大利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認可我國高考成績。其中,意大利認可的高校數量已達206所。 仔細分析這些海外院校對中國高考生高考成績的認可程度的話,其中大致可以分為認可派、要求派和嚴格派三類。 第一類如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其高等院校認可我國高考成績,并將之作為選拔優秀學生的重要參考。例如,申請新加坡的高等院校,中國學生的高考分數越高,可申請的學校越好,選擇面越廣。韓國也認可高考成績,好的高考成績還有獎學金。 第二類如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要求我國學生除高考成績合格外,還要符合各高校具體要求。如就讀意大利的藝術院校,除了高考成績,還需提供藝術考試成績,包括藝術聯考、中國的藝術院校考試成績等。 第三類如德國、荷蘭等,要求我國考生必須被國內大學錄取。在德國,這成為申請其大學的前提。一般情況下,考生還被要求必須在“211”大學讀滿一個學期或在普通大學讀滿三個學期。 盡管各國各高校對我國高考成績的具體態度存在差異,但總體來說,有一些認知是共通的。比如他們都“承認中國的基礎教育”,希望“培養國際化高水平的學生”,或是希望“通過進口中國留學生,繼續搶占或擴大留學教育服務市場”等,這些都事實上推動了我國高考成績近年來批量化“出口”時代的到來。 |
相關閱讀:
- [ 06-06]泉州高考標語不雷人 幽默風趣如段子般輕松|德化獲評"世界陶瓷之都"引發口水戰
- [ 06-06]國內|北京高考首次取消多項加分|清華自強計劃范圍擴大455名農村考生過初審
- [ 06-06]高考,是一道關乎公平的改革題
- [ 06-06]華安:高考在即 做好供電保電工作
- [ 06-06]高考明開考 監考老師不但管學生還要管掛鐘 明后天請繞開廈門這19個考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