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區”改革何處著力? 企業呼吁“再放開”
2015-06-06 17:18:5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孫靖 |
分享到:
|
“深水區”改革何處著力?企業呼吁“放開、放開、再放開” 經濟新常態下,“深水區”改革從何處著力?放開、放開、再放開!這是記者日前隨國務院督查組在多地就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實地督查時,許多企業對放開不合理的政府管制的強烈訴求和真切期盼。 唯有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才能持續增強發展后勁。中央政府大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作為“先手棋”。兩年多來,減少審批事項、注冊資本由實繳改為認繳、企業年檢改為公示、行政性收費大幅取消等“放權”之舉,有效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成效顯著。 但國務院督查組督查發現,很多企業還覺得“不解渴”。一些企業依然受到傳統制度性束縛的捆綁,不斷涌現的各種新產業、新模式更是常常碰壁。新老問題交織,使企業發展遇到阻力。 比如,有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遲遲拿不到支付牌照;有的醫藥企業,新藥上市審批耗時多年,“新藥”幾乎成了“老藥”;有的互聯網教育企業,無法獲得教育培訓資質;有的企業提供實時信用貸款產品,但發現組織機構代碼證查詢存在時間限制、影響業務發展,等等。 市場主體是企業,但目前一些政府部門“操心過度”,對企業微觀經營干預太多,這不但束縛了企業手腳,也容易使政府部門自身成為眾矢之的、陷于被動。 有的企業還告訴記者,不少審批事項只是換了個“馬甲”,從明的轉成暗的、從上面轉到下面、從政府轉到與政府有關的中介,審批過程依舊關卡林立。審批慢、審批難、環節多,造成一些地方投資進度慢于預期。 “放開”——這是督查組在多地走訪、座談中征求企業對政策落實建議時,聽到的一個高頻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經濟。應切實落實‘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放松對企業不合理的管制,減少不符合規則的干涉,為市場主體進一步松綁,這一條最為重要!”第十督查組組長、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說。 “開放就有活力,放開就是支持。”真正的市場活力,不是靠政府部門管制出來的,也不是靠財政資金扶持出來的,是靠科學的制度放出來的。改革開放30多年,市場經濟的建構和完善仍在路上,且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要啃的許多都是硬骨頭。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自6月1日起,國務院派出11個督查組赴35個國務院部門和單位、18個省(區、市)開展實地督查,全力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督查力度空前,各方高度關注。政府管制是否進一步放開,在管少、管精的同時能否管住、管好,市場主體能否充分感受,應是衡量政策措施落實和此次督查實效的一根重要標尺。(記者葉鋒) |
相關閱讀:
- [ 06-02]海軍官兵救援65歲老太后再下水 被卷入30米深水區
- [ 05-25]互聯網醫療促動公立醫院 趟過改革“深水區”
- [ 04-24]電力改革進入深水區 未來博弈焦點何在?
- [ 04-16]三明醫改:三醫聯動淌“深水區” 多方共贏
- [ 03-27]走出“深水區” 需要膽識與勇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