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國多個城市犯罪率高企,在美國前十大的城市中,有5個城市的暴力犯罪率同比上升,4個城市謀殺事件增加。有分析認為,美國犯罪率近年來下降的趨勢有可能結束,恐將重新回到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今年4月,暴力犯罪致使芝加哥36人死亡、309人受傷。在密爾沃基,前4個月的謀殺犯罪案件數量增長180%,休斯敦的暴力犯罪比上年增加了45%,亞特蘭大增加了32%,洛杉磯增加了25%。在紐約,自去年12月發生抗議警察過度執法事件以來,共發生了98起槍擊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長43%,上升至近年來的高點。 但令人詫異的是,在暴力犯罪明顯上升的同時,美國警察的作用明顯下降。僅5月份,巴爾的摩就有43人死于謀殺,為1972年來的最高值。然而,巴爾的摩警方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同比下降了56%。 《巴爾的摩太陽報》的社論認為:“上個月,巴爾的摩缺乏安全感,這比歷史任何時候都要嚴重?!卑蜖柕哪κ虚L斯蒂芬妮·羅林斯—布萊克說,5月是這座城市“非常悲傷的月份”。 城區犯罪率明顯高于郊區。底特律市民格里芬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住在郊區,我的同事中沒有人住在城區,那里太不安全?!?/p> 近來,警察針對少數族裔尤其是非洲裔的暴力執法不斷引發騷亂。而騷亂之后,警察又變得過分謹慎,甚至缺位,這導致暴力事件叢生。巴爾的摩警察協會主席瑞恩說,民眾大規模抗議警察暴力執法之后,警察變得“不知所措”,對是否使用槍支猶豫不決,如此下去,美國或將迎來一個“血色夏天”。 有分析認為,接二連三的警察暴力執法事件激起民眾的憤怒,民眾不斷上街游行,甚至發生數起針對警察的暴力襲擊案件。由于警察的形象一落千丈,權威被削弱,警察面對暴力犯罪時走向另一個極端,有的警察干脆不作為。 有的人則將城市暴力犯罪上升歸咎于“弗格森效應”。去年8月,密蘇里州弗格森鎮黑人男孩邁克爾·布朗被警察擊斃,這引發了大規模騷亂,民眾對警察高度不信任,形成“弗格森效應”。 在警察暴力執法不斷引起輿論關注、暴力犯罪上升的背景下,美國警察制度的弊端正在不斷顯現。美國輿論認為,美國司法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本報華盛頓6月6日電 記者 張朋輝) |
相關閱讀:
- [ 06-05]一名非法改變林地用途的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 [ 06-05]使用信用卡 這些行為可能犯罪
- [ 06-04]福建建工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張仲平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 [ 06-04]三明成制毒犯罪“重災區” 3年破獲40起案件
- [ 06-04]檢方介入調查“靈璧騙保案” 相關人員涉瀆職犯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