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7日電時光凝滯,長江嗚咽。2015年6月7日上午9時整,凄厲的汽笛聲響徹江畔,刺穿了所有人的心。 6天前的那個夜晚,一場風暴瞬間傾覆“東方之星”號客輪,無情地奪走了四百多條鮮活的生命。 此時,飄搖的航船已被巨大的鋼纜扶定在江面。江水輕輕拍打船舷,低吟著一首生命的挽歌。 搶救--為生命的希望 總有一些災難,降臨時讓人猝不及防。 6天前的那個夜晚,翻沉的船艙里,船員陳書涵被困在一個一人大的房間,上方是機艙和機器,周圍滿是油污。生命在這一刻突然顯得脆弱不堪,對于一個只有21歲的年輕人,眼前的黑暗仿佛就是觸手可及的死亡。 陳書涵在黑暗的斗室中本能地堅持著,他并不知道此時此刻,在風高浪疾的長江之上,一場與時間賽跑搶救生命的大救援已經開始。 “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人員搜救工作;4日,又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聽取了國務院事件救援和處置工作組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的匯報,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李克強總理就救援工作作出批示并即赴現場指揮搜救。 從中央到地方,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戰斗在一線的救援官兵、志愿者、老百姓,所有人都全力以赴、爭分奪秒。 潛水員一次又一次沒入渾濁的江水找尋生命的跡象;消防官兵在露出的船底上切割作業,把生命探測裝置伸入漆黑的船艙;數千名沿岸的普通百姓,駕著自家的漁船沿江而下,為的就是抓住那可能存在的一線希望…… 15個小時后,65歲的朱紅美老人被潛水員成功救出;20個小時后,幾近“崩潰”的陳書涵看到了生命的光,那是潛水員官東的探照燈,劃破黑暗把生的希望帶到了他的身旁。 海軍現場副總指揮、東海艦隊作戰支援艦二支隊支隊長董焱告訴記者,“只要有一絲生的希望,就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不漏掉一個艙位,不漏掉一個人”。這些話,是所有現場救援人員身體力行的誓言,是面對生命的基本價值考量。 5日,陳書涵已經從重癥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在監利縣人民醫院收治的5名幸存者中,他可能是最早出院的一個。 尋找--為生命的尊嚴 5日傍晚,19時15分許,沉沒將近四天的“東方之星”號客輪被整體扶正、起浮。 這是一次組織嚴密的工程,科學細致的方案,專業高效的隊伍,5000軍民緊密配合,所有環節小心翼翼。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對記者說,在打撈過程中,一旦發現有遇難者遺體,秉著尊重生命的原則,會馬上停止施工,先配合有關人員轉移遺體。 距離“東方之星”客輪五百米的下游拉起了一道長長的攔截網,為的是防止遇難者遺體在沉船扶正過程中被江水帶走。 為避免對遇難者遺體造成傷害,扶正沉船的起吊過程緩慢而細致,原定預計5個小時左右的打撈過程持續了將近一天。 殘陽如血,晚霞中這艘傷痕累累的客輪再也不復往昔的風采,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那個不堪回首的災難現場-- 船艙內,墻壁上的時鐘永遠定格在了9時33分10秒,舵機停留在“前進”檔…… 遇難者的遺體不斷地被發現,搜救官兵輕輕將他們抬出船艙。 |
相關閱讀:
- [ 06-07]長江客船翻沉事件:悲傷的水域 不應只有悲傷
- [ 06-07]長江客船翻沉事件:湖北監利將建紀念館警示教育后人
- [ 06-06](長江客船翻沉)探視幸存者:祝福他們早日康復
- [ 06-05]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法人代表就長江客船翻沉事件致歉
- [ 06-05]長江客船翻沉事件 起吊船對船體進行起浮作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