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0日電 (生活頻道汪潔)近日,鐵道部頒布火車票改簽新政,乘客到站目的地能改簽,原票開車前48小時以上可變更到站。此舉贏得點贊聲一片,網友認為更加便利了,也呼吁更進一步的實施“開車當日可改簽”政策。 鐵老大再頒火車票改簽新政 原票開車前48小時以上可變更到站 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鐵道部“動作”不斷。近日,12306網站發布針對火車票新政,自今日起,乘客在開車前48小時~15天期間內如需變更目的地,可使用“變更到站”的車票改簽服務。對開車前48小時~15天期間內,改簽或變更到站至距開車15天以上的其他列車、又在距開車15天前退票的,采取核收5%的退票費等措施。 此前,火車票改簽服務針對的主要是車次或者乘車時間的變更,此次新增了針對到站目的地的服務。 鐵道部表示,在原車票開車前48小時以上,旅客可任意選擇有余票的列車。辦理“變更到站”時,收費方式為,新車票票價高于原車票的,補收差額;新車票票價低于原車票的,退還差額,對差額部分核收退票費并執行現行退票費標準。 辦理“車票改簽”時(即到站不變),新車票票價高于原車票的,補收差額;新車票票價低于原車票的,退還差額,同樣對差額部分核收退票費并執行現行退票費標準。 為何此時推出這些措施呢?鐵道部表示,車票預售期延長到60天后,鐵路部門推出了開車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退票費的便民措施,受到了廣大旅客的歡迎。但少數囤票者利用這一便民措施改簽車票,占用客票資源,影響了其他旅客正常購票。為了維護公平購票環境,自2015年6月10日起,對開車前48小時~15天期間內,改簽或變更到站至距開車15天以上的其他列車,又在距開車15天前退票的,仍核收5%的退票費。 網友稱贊改簽新政比較便民 呼吁實施“開車當日可改簽” 鐵道部此舉贏得部分網友點贊。如有網友認為,此舉比較便民,如網友“痛你就嘶吼”表示,只辦理一次手續的這個服務還是不錯的,記得以前陪女朋友買票,排隊退票之后還得再排隊買票。期待鐵路部門更加完善的服務措施!網友“快樂秀人生”表示,不管怎么說,在社會潮流的倒逼之下鐵老大做出的便民之舉還是值得稱贊的。 也有網友認為,臨時改簽多半是因為有急事,期待政策進一步改進,將改簽時限設定在開車當天。如網友“追夢者Lintina”表示,“什么時候把當天不能改簽其他日期的事兒解決了,如果趕得上當天的,還用得著改簽嗎?”網友“me就醬紫”同樣表示,48小時以上還是很不方便,開車前12小時內想改簽都不行,只能退票,損失好大。 學生族認為此項措施對于他們而言意義不大。如網友“淺夢R”表示,“對異地上學的學生來說,目的地只能是家或者學校,所以請把買票時間縮短一點吧,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具體什么時間放假吖,可是卻有迫切回家的愿望!” 黃牛黨哭暈在廁所? 網民:或反而降低黃牛黨炒票風險 鐵道部方面表示,此次出手是因為此前的提前60天放票、開車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退票費的措施使得少數囤票者在臨近開車48小時前,將囤積未出手車票改簽為距開車15天以上其他列車票,然后辦理退票,不僅逃避了囤票成本,而且占用了客票資源,也影響了其他旅客正常購票。 “鐵老大”此番出手是否會讓“黃牛黨”哭暈在廁所呢? 網友認為,此舉雖然便民,但在開車前48小時內改簽與大多數乘客臨時緊急改簽,在時間上存在一定沖突,可能并不能真正意義上方便大部分乘客,反而給“黃牛黨”制造了機會。如網友“OH_HelloTiger”擔憂,“一般乘客買票行程都是預定好了的,就算有突發事件需要改地點也是極小概率事件,就算只能退票也不見得是麻煩多少人,這個新政策感覺為‘黃牛’降低了炒票風險,會讓普通人更買不到票。” 網友“fjtndl福建三明”認為,“開車前48小時改簽?只有‘黃牛’才經常有這機會,我們有急事才改,兩天前還能預知未來?”網友“長得帥一定死得快”表示,“我們的目的地很明確(不需要變更到站),這個除了對‘黃牛黨’有用,對我們有什么用呢?” 另有網友建議制定更完善的監管制度,讓票販子無漏洞可鉆。(中新網生活頻道) |
相關閱讀:
- [ 06-09]明起買火車票可變更到站點 不用退票再另購新票
- [ 06-09]火車票“先改后退”將收費 新規明天起實施
- [ 05-30]從6月1日至9月30日 學生買火車票可享半價
- [ 05-27]暑期學生火車票可以買啦 網購需詳細填寫個人信息
- [ 05-27]北京鐵路局:學生暑期返家火車票即日起開售
- [ 05-27]大學生暑期火車票可購買 網購需詳細填寫個人信息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