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腳步并未放緩 穩步推進利全球
2015-06-12 10:55:35??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人民幣也會遇到沙子。近日,一向喜歡批評中國的查爾斯·舒默與林塞·格雷厄姆兩位美國參議員致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即IMF),以“人民幣幣值仍被顯著低估”、“中國沒有能力充分使本國貨幣和資本流動自由化”等理由勸阻IMF不要給予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專家指出,人民幣幣值穩定且處于合理水平,同時龐大的經濟體量、不斷升級的產業結構、活躍的貿易往來等因素注定人民幣國際化是不可逆的歷史趨勢。 幣值不存在明顯低估 在經歷了年初的波動之后,人民幣自5月下旬以來便呈現出窄幅整理的走勢,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維持在6.2060附近。然而,匯率走穩的人民幣卻并未躲開“莫須有”的罪名。除了前述兩位議員之外,美國有關部門亦堅稱中國出口商因人民幣的低估才享有“競爭優勢”。 那么,人民幣究竟是否被低估了呢?不久前,IMF發表的一份聲明指出,在過去的一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大幅升值,使得當前幣值不再被低估。IMF還認為,中國依然保持著穩定的勞動力市場,中國增長放緩是經濟向更安全、更高質量增長轉型的結果之一。 有業內人士對此評論道,IMF態度的逐漸改變對于質疑中國匯率政策的一群人來說無疑是釜底抽薪。 實際上,如今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更多源于產業結構升級。以制造業為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我國制造業投資58357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3.3%,比全部制造業投資增速高3.3個百分點;而高耗能制造業投資增長5.1%,比總體增速低4.9個百分點。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看來,中國目前沒有讓人民幣貶值的動機。他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是一項國家發展戰略,因此如何保證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是逐步推進這一進程的重要前提。特別是當前中國要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時,更需要強勢人民幣的支撐。 |
相關閱讀:
- [ 05-29]IMF副總裁:正密切關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 [ 03-24]多國緊趨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美國稍有落后
- [ 03-09]建行首獲中資機構歐洲RQFII牌照促人民幣國際化業務
- [ 01-30]廣西東興規范中越貨幣匯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 [ 01-22]李克強:歡迎瑞士參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