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蒙內鐵路基烏大橋。(攝影:中國日報謝松信) 中國日報肯尼亞6月12日電(記者謝松信侯黎強)110多年前,當英國殖民者將烏干達鐵路修到內羅畢時,這里還是一塊荒無人煙的濕地。殖民者在被馬賽人稱為“內羅畢”的小河邊建立起營地,這座“東非小巴黎”自此邁出了成長的步伐,后建立了火車站,由營地而至小鎮,最終發展成為一座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如今,英國人已經離開這片土地50多年,火車則依舊“漫步”在東非的原野上,與彎曲而又狹窄的米軌“哐當”、“哐當”地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從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到港口城市蒙巴薩480公里的路程,它一走就是至少15小時,有時會超過20小時。 用內羅畢火車站內餐廳經營者Dovelyne Wanyonje的話說,“坐米軌火車追憶往昔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它確實是老了。這位來自肯尼亞與烏干達邊界的魯雅人經營這家餐廳兩年有余,她的營業時間因火車從未止息又毫無規律的晚點而變化無常。 “時間從來就沒準過?!?6歲的她還特地又重復了一遍“never”(從沒)。火車本應周一、三、五晚7點由內羅畢出發前往蒙巴薩,但往往只有到半夜才會進站?!俺丝蛡儊砹藭群赛c東西,然后就是等啊等啊等,然后就睡覺?!睙o怪乎餐廳外面擺有那么四五個躺椅。 我們最終在夜里近12點看到了進站的火車,但它停了停又開走了,最終上車用完餐躺下,已是過了凌晨3點。早上7:30左右醒來,窗外白云飄飄,倒映在雨后的積水上,婦女和孩子已在離鐵軌不到十米開外的房前洗漱。突見飛機在頭頂正做降落式,抬頭遠望,竟然是CBD(內羅畢市中心,離內羅畢火車站僅1公里左右)。原來,折騰了這一夜,我們走出去可能還不到10公里。 再次啟程已是數小時之后,路邊不斷有當地人向翹首向外的我揮手,我們甚至可以有時間進行簡單的對話。有些人離鐵路也就1米左右。 就在離火車不遠的地方,高高壘起的土基宛如一條長龍橫貫在東非草原上,一條全新的鐵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隨處可見中文標語,彩旗飄飄,卡車奔馳而過,揚起屢屢塵土,也見灑水車慢悠悠地灑水而過,蓋住揚起的紅色塵土。 中國路橋公司的中國和肯尼亞工人們正辛勤勞作,開工半年有余,處處已可見建好的路基。2017年,他們將建起約472公里長的蒙內標軌鐵路,“哐當”、“哐當”的米軌將自此成為歷史,與此同時,標軌鐵路也將開啟肯尼亞發展的新篇章。 這條世紀鐵路將耗資38億美元,是肯尼亞獨立建國以來最大的單個基礎設施工程,預計將在2017年完工。新的鐵路通車后,客車將以120公里的時速、貨車將以80公里的時速通行,蒙巴薩和內羅畢之間的旅行時間將縮短至4個小時左右。 早在去年10月動工之前,肯尼亞業界就已經對這條鐵路聲援聲四起。“我們需要盡快擁有這條鐵路,”肯尼亞私營企業聯盟主席Vimal Shah對媒體表示。他認為,它將大大降低商業運營成本。工業家Chris Kirubi則將這條即將建造的鐵路稱為東部非洲區域經濟的“生命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