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行長”之歌
2015-06-16 11:37:11?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 農民的朋友 趙一兵生前是農業銀行常德分行的交流干部,曾在武陵區、津市等地工作,2012年1月調往桃源支行任行長。今年4月2日晚,他在單位加班時突發腦溢血,倒在辦公室里,第二天清早被清掃員發現后緊急送往醫院,但是他沒能再回來。他的辦公桌上,筆記本來不及合上;辦公桌下,有一雙黑色的布鞋。 趙一兵生前好友、《布鞋行長》歌詞作者楊東波說:“我在常德分行與一兵共事十多年,每次看到他的名字,都是在表彰先進的名單中,都是在介紹經驗的典型材料中。前不久,省分行人力資源部要上報一季度科級干部花名冊,看著趙一兵加了黑框的名字,我的心好痛。我平時喜歡寫點詩歌,一兵夸我寫的東西接地氣,還讓桃源支行的員工都唱我寫的那首歌《向著未來揚帆遠航》。我曾經當面說他老穿雙布鞋,不像個當行長的。他說穿布鞋比穿皮鞋舒服,更方便走到老百姓那里去。他就這么走了,我老想著他這個人,他那雙鞋,就寫出了《布鞋行長》。” 農業銀行常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蔣祁讓楊東波將歌詞復印多份,發給同事學習。 歌詞勾起人們對趙一兵的思念。 以前,桃源縣很多農民去縣城銀行網點辦理金融業務,需要走山路,坐汽車。2012年,趙一兵見到70多歲的廖大爺,步行幾十里山路,往返一天就為了取一個月幾十元的社保金。 “廖大爺的事情提醒了我,我們能不能方便農民,把銀行業務延伸辦到農民家門口?”他連夜召開會議,商討金穗惠農通村村通工程。 領導班子中有不同的聲音。“是個好事,但戰線太長,成本太大,可能虧本。我們是企業,要講經濟效益啊。” “企業更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服務三農,不應該只掛在嘴邊上,要有行動。”趙一兵語重心長。 桃源山區面積大,特別是偏遠的西安鎮楊柳山村等村寨,位于五里一戶吊腳樓、十里才見村的大山深處,農民要辦理金融業務很困難,往往要花一天的時間奔波在路上。 從2012年5月開始,趙一兵舉全行之力,正式推進金穗惠農通村村通工程。 辦到農民心坎里的事,農民朋友們敞開懷抱歡迎。所到達的大山深處,有的地方沒有路,村民們便拿來砍刀,硬是在雜草里砍出一條路,方便農行員工進出。有的拿來背簍,幫助員工將惠民設備背上山。 趙一兵又聯系縣委、縣政府及社保、財政等部門,豐富金穗惠農通代辦民生業務的門類,努力做到社保金、重度殘疾人補貼款、農業補助款等發放一卡通。他穿著布鞋,翻山越嶺,進村入戶,實地了解民情,調動全行積極性,成立了4個小組,在全縣每個行政村布放金穗惠農通。 105天,70人,4441平方公里。459個行政村,495臺金穗惠農通,63萬張社保卡。 495個惠農網點,每個網點一塊牌子、一張桌子、一部金穗惠農通機具、一張惠農卡、一張流程圖、一支筆、一本賬、一盒印泥、一個人,構成了桃源農行金穗惠農通工程最基本服務單元。 2012年8月17日,全縣金穗惠農通工程全面竣工。 惠農通進村后,楓樹鄉紅旗村一位80歲的老人沒有將卡激活,取不出錢。按照程序,需要客戶帶著身份證到縣城將卡激活,來回將近40公里山路,很不方便。得知情況后,趙一兵派人帶著機器,冒雨登門服務。 提起惠農通工程,紅旗村村支書曾祥德贊嘆:“這是‘布鞋行長’給咱農民干的一件大好事。光代理發放養老金這一項業務,就為農戶節省了不少錢。如果來去車費10元,每個月跑一趟去領取,一年車費就得100多元,還不算進縣城吃飯的費用。” 這是一筆算到百姓心里的民生賬。全縣目前領取養老金的有17.6萬人,如果來去車費花費10元,每個月跑一趟,每趟往返花費3個小時,一年的車費花費就是2112萬元,一年的時間花費就是633.6萬小時。 “趙行長說,顧客就是上帝。”漆河分理處柜員劉喆說,“去年春節,行長來到我們分理處,本想近距離了解柜員的工作,卻被客戶誤認為是插隊,大聲呵斥。行長趕緊道歉,微笑著退到一邊。當時行長完全可以亮明身份,也許顧客會反過來向他道歉。行長的態度給我們上了一課,對顧客應最大限度地寬容,哪怕自己受委屈。” |
相關閱讀:
- [ 06-14]香港殿堂級排舞師梅施麗病逝 郭富城悼念
- [ 06-10]廣東籍僑胞不幸病逝 中國駐圣保羅總領館全力救助
- [ 06-04]已故32歲安鈞璨曾受失眠困擾 癌癥復發病逝
- [ 05-30]龍文:農業銀行開展廉潔自律警示教育活動
- [ 05-19]農業銀行莆田分行多措并舉支持春耕生產
- [ 05-13]農業銀行莆田分行積極支持春耕備耕生產
- [ 05-12]福建農業銀行:創新引領 打造農村金融升級版
- [ 04-24]光澤縣農業銀行開展“打擊非法買賣銀行卡”宣傳活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