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6月16日電(記者 夏軍)一間間瓦房在洪水中倒塌,村民們被困在屋頂上……暴雨襲瑤山,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面臨罕見的暴雨洪災。記者在災區現場看到,當地干部群眾和縣人民武裝部官兵,正齊心協力搶險救災,將被困村民解救出來。 大化瑤族自治縣是廣西此輪強降雨受災較嚴重的縣,六也鄉則是大化受災最嚴重的鄉鎮。13日至14日,六也鄉20小時內的降雨量達390毫米,這是大化立縣以來最強的一次降雨。 15日上午,記者趕赴大化縣六也鄉時,恰逢縣人民武裝部政委涂鐵托帶著民兵們,與鄉鎮干部們一起前往村屯搶險救災。他們剛接到六也鄉華善村弄代屯有許多留守老人被困的險情報告。 通往六也鄉的道路已被洪水淹沒。與平原地區救災不同,六也鄉的村民分散居住在大山山坳里,救險人員無法乘坐沖鋒舟直達目的地。乘坐沖鋒舟渡過一段水域后,官兵們不得不將幾百斤重的沖鋒舟扛在肩上,一步步翻越山頭、再下山,抵達另一片水域,再乘坐沖鋒舟涉水,才能到達目的地。官兵們的衣服已被汗水和洪水浸透。 到達六也鄉華善村弄代屯時,屯里多數房子第1層已被洪水淹沒,一些樓房第2層也已進水1米多深,有三四間房屋在洪水浸泡下開始倒塌。全屯25名村民全部是留守老人,年齡最大的98歲。不少老人被困在樓房頂層,沒有水和食物,饑渴交迫。 涂鐵托帶著民兵們,在沖鋒舟的幫助下,扶著、抱著或背著留守老人們上了沖鋒舟,將他們一個個解救出來,安置在屯里地勢最高的樓房里,等候洪災過去。六也鄉副鄉長韋克軍對所有被轉移老人的需求進行登記后說,包括大米、礦泉水等救災物資16日可以運至屯內。 離開弄代屯時,已是15日15時許,整個搶險救援共耗時近6小時。 來自大化防汛辦的消息稱,截至15日17時,當地15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超過10萬人,房屋倒塌85間,轉移人口1344人,死亡1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億元。 據大化瑤族自治縣防汛辦主任韋華振介紹,目前搶險救援難度較大,一方面因為通信中斷,導致一些村屯具體受災情況難被確定;另一方面因為內澇導致道路不通,救援人員無法深入村屯。韋克軍說,鄉鎮干部分片到村屯了解情況,統一匯總,再調配搶險人員前去救援。 大化縣委、縣政府組織了由縣領導帶隊的21個工作組分片進入防汛責任區現場辦公,指揮搶險救災工作,確保被困群眾及時得到轉移,并將村民們損失降至最低。大化縣委常委、副縣長陸文業說,對于出現險情和轉移的村民,民政部門第一時間將救災物資送至受災群眾手中,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
相關閱讀:
- [ 06-15]連日暴雨致河池5艘廢船走錨 官方已成功排險
- [ 06-15]別讓暴雨成為樹木的“檢測員”
- [ 06-15]江西宜春突遭暴雨 城區一片“汪洋”
- [ 06-14]格魯吉亞暴雨致7人死亡 老虎獅子等從動物園逃出
- [ 06-14]廈門或現極端天氣:持續強暴雨增多 中等強度干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