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道,歐洲人權法院6月16日裁定,愛沙尼亞新聞門戶網站Delfi可因其讀者發表的匿名和誹謗性言論而被追責,這表明網絡言論不是沒有限制。 2006年,愛沙尼亞大型新聞門戶網站Delfi刊發一篇關于當地輪渡公司SLK改變某些航線,打破堅冰,導致“冰路”形成延遲的文章。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其中包括許多匿名跟帖,對SLK公司及其老板進行誹謗和威脅。 數周后,該公司要求Delfi刪除大約20條有害評論,該網站撤下這些評論,但拒絕了對方提出的3.8萬美元賠償要求。 2009年,愛沙尼亞最高法院裁定Delfi網站對誹謗性言論負責,駁回其自稱中立,僅僅是技術服務提供者的辯解,認為該網不僅未能阻止有關言論的發布,還未能主動清除這些言論。Delfi不服,上訴至歐洲人權法院,強調根據歐洲言論自由的規定,自己有權刊發內容。 但是,歐洲人權法院在判決中說,愛沙尼亞法院的判決并未損害Delfi言論自由權,可以因Delfi網站刊登用戶產生的有關內容而追究其責任。 法官強調,出于這些評論過激的性質以及它們刊登在Delfi專業管理、商業性新聞網站上的事實,這家公司理應對此負責。“Delfi網站在攻擊性言論刊發后未能采取充分措施毫無延遲地清除,”歐洲人權法院在聲明中說。 Delfi總編輯烏爾莫索諾瓦爾德說,該新聞機構將繼續改進對其網站上用戶產生的內容的處理。該網站目前設有過濾系統,自動封堵某些有害言論。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