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威 繼中國平安推出“平安好醫生”、北京銀行攜手微信推出“京醫通”項目之后,民生銀行也開始在移動醫療服務領域發力。 昨日(6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民生銀行獲悉,該行以醫療掛號為突破口,推出了涵蓋全國1000多家重點醫院的手機銀行醫療服務。民生銀行相關人士還告訴記者,客戶只需登錄民生手機銀行,進行簡單的操作就可成功掛號,全流程僅需幾分鐘。 多家機構早已發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向移動醫療發力的金融機構早已有之。2015年4月21日,中國平安宣布旗下首款互聯網健康管理產品“平安好醫生”正式上線。該創新產品定位于用戶隨身的“移動醫生”,以醫生資源為核心,提供實時咨詢和健康管理服務。 2015年4月,北京銀行與微信合作推出“京醫通”項目,將醫療業務延伸至個人移動終端。 2014年,中信銀行就啟動了與高端醫療機構戰略合作,搭建女性醫療服務平臺,將客戶精準定位在女性。中信銀行將銀醫合作的觸角伸至女性生育、育兒等多個方面,整合了消費貸款、移動銀行、女性保險、出國金融服務、專屬理財等多種業務,試圖打造全產業鏈金融服務。 工商銀行則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覆蓋多個省市的“銀醫一卡通”,該行將預約掛號服務渠道拓展到自助終端、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多種渠道,并能在就診期間實現檢查、化驗、藥品費用的實時結算,其中包括了多家知名醫院。 看重用戶黏性 事實上,一些大型商業銀行幾年前就紛紛與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因為這已成為增強客戶黏性、拓展信貸業務的重要抓手,而客戶的需求也倒逼銀行提升自身服務。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行與醫療機構合作,一方面是受行業競爭趨同影響;另一方面,一些分行也確實存在這樣的客戶需求。 前述民生銀行相關人士還告訴記者,民生銀行移動醫療業務最早在鄭州分行上線,“經研究、探討,認為這類業務有開發的價值和可行性,有必要從總行層面進行發展;因為其他分行也有需求,通過與醫療領域合作可以實現跨界聯合、資源整合。” 此外,前述股份制銀行人士也對記者表示,該行推出移動醫療服務并非看重盈利點,對銀行而言,這只是提供了一個服務,因為很多分行都有這個需求。移動醫療服務產品的投入并不高,銀行更看重醫院的掛號資源,希望通過增值服務提高客戶黏性。 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曾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互聯網金融以及金融政策的放開,我國經濟的金融化程度不斷加深,‘金融深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進程向前推進。可以看到,銀行負債端的競爭壓力急劇釋放,存款正在迅速分流,成本加速抬升。中國銀行業長期以來‘被動負債’以及‘存款立行’的發展邏輯受到嚴重沖擊。”業內人士認為,多家銀行在移動醫療領域發力,正是行業轉變經營方式的一個縮影。 |
相關閱讀:
- [ 06-24]市長翁玉耀主持召開醫療健康產業項目專題會議
- [ 06-22]“醫療帝國”夢碎 布萊爾之妻慘敗生意場
- [ 06-19]醫療器械銷售現“線下超市”模式
- [ 06-18]最新醫療信息技術亮相會展中心 提供信息交流平臺
- [ 06-16]"救火英雄"突發腦溢血昏迷 醫療費壓垮整個家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