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荊門6月26日電 (李翔 向莎)38年來,她從未停止過尋找親生父親的念頭和腳步。2015年父親節,陳女士終于與親生父親團聚。 2015年6月19日上午,沙洋縣公安局李市派出所值班民警陳勇接到一名神色匆匆的女性報警稱:“請求幫忙尋找失散38年的父親”,言語間眼泛淚光,泣不成聲。 原來,這位要尋親的女士姓陳,今年38歲,系湖北省宜昌市五峰縣人。她自稱,在三個月大的時候被其母親楊某某帶回五峰縣生活,由于其母親對生父的事情始終三緘其口,后來又組建了新的家庭,“父親”這個詞在陳女士成長生活的軌跡中便成為了敏感的“禁區”。 直到幾年前陳女士的繼父因病去世,她多次和其母親溝通交流,才得到了有限的一點信息。母親稱,只依稀記得其生父姓吳,應該是1953年出生,大約是天門、沙洋一帶的人,所在的村子跟“河”、“橋”有關。憑著這點僅有的信息,這些年來,她四處打聽可一直沒有結果。近日,有好心人告訴她,臨近的沙洋縣有一個李市鎮,因為毗鄰漢江,所以與“河”、“橋”相關的村子有很多,她這才急匆匆的趕過來,情急之下,想到了請求民警的幫助。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李市派出所當即安排陳勇和老民警陳作富幫助陳女士尋親。 由于陳女士一再表示她不希望自己的出現影響到父親現在的生活和家庭,因此陳勇和陳作富決定將此次找尋工作從“明查”變成“暗訪”,盡量不驚動太多村民。在連續排查了半個鎮近70個村民小組后,民警得到了一條重要線索,沿河村有一位姓吳的男子,1953年出生,40年前他在別人的介紹下與一名叫“阿香”的女子結婚,兩人在一起生活兩年后生育了一名女兒,可在他女兒幾個月大的時候,“阿香”無故就帶著女兒走了,這些年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為確保萬無一失,民警找到與老吳家關系密切的村干部詢問詳細情況,發現陳女士講述的與村干部介紹的情況完全符合,而且民警還了解到,當時陳女士的母親帶著其無故離家后,老吳在外尋找了好幾年,無奈始終沒有音訊,雖然后來老吳又成家生子了,但他們家人都知道陳女士的存在,都盼望著有一天能夠父女重逢。 得知民警找到了父親后,陳女士難掩激動,被時空阻隔了38年的血緣親情終于再次重逢。在場民警及其他陪同陳女士前來的親人無不動容。(完) |
相關閱讀:
- [ 06-22]福州城區千年溫泉老“民湯”變身高端會所
- [ 03-30]島內百余網友組團上梅山改建老民宿 阿嬤很感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