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迄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共主持召開2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要求,對各項工作做出部署,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半年以來,哪些重大政策提速發力并落地生根,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人民網記者為您梳理盤點。
簡政放權 破解“證明你媽是你媽”尷尬
部署
“我看到有家媒體報道,一個公民要出國旅游,需要填寫‘緊急聯系人’,他寫了他母親的名字,結果有關部門要求他提供材料,證明‘你媽是你媽’!” 5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的話音剛落,會場頓時笑聲一片。
“這怎么證明呢?簡直是天大的笑話!人家本來是想出去旅游,放松放松,結果呢?”李克強說,“這些辦事機構到底是出于對老百姓負責的態度,還是在故意給老百姓設置障礙?”
簡政放權一直是李克強總理力推的改革,今年全國兩會上,他親自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入“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這句表述。上半年召開的2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李克強總理有8次都在主持討論簡政放權的相關話題。從斥責“你媽是你媽”等奇葩證明,到終結“非行政許可審批”,再到要求嚴防部門利益法制化,簡政放權可以稱得上半年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關鍵詞。
落實
目前,國務院機構改革已經涉及十幾個部門,減少了4個正部級機構,共批準取消和下放了133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國務院還身先示范加快文件運轉流程,新規定要求,國務院常務會通過的文件如無特別重大修改意見或其他特殊原因,7天之內下發,需要協調修改的10天之內下發。
而針對“如何證明你媽是你媽”等“奇葩”證明,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也召集外交部、公安部及國家旅游局等相關部門,研究從多方面采取措施,破解“奇葩”證明的尷尬。有關部門表示將進一步提高證件的審批效率,堅決糾正和杜絕基層單位擅自增加一些證明材料的做法,堅決避免讓群眾多跑腿。?
寬帶網絡提速降費 老百姓得實惠
部署
公開敦促“提網速、降網費”一個月后,李克強總理5月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建設高速寬帶網絡促進提速降費措施,助力創業創新和民生改善。
“我們去年一億多人次出國旅游,結果出國漫游的增長速度卻是下降的,因為漫游費太貴了!我聽說,很多導游都隨身帶一個WiFi信號發射器,既方便組織游客,又為他們省了錢。”在研究討論降低網費、流量費時,李克強說,“一億游客出國,這是多大的市場啊!老百姓很清楚,你的網費、流量費太高,他就不用了!”
落實
5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其中不僅提出要“推動電信企業降低網費”,更強調要“提高電信企業運營效率、有序開放電信市場、加強電信市場監管、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截至6月上旬,中國電信集團下調100Mbps和50Mbps的寬帶資費,向部分符合條件的用戶免費提供百兆寬帶,上海、江蘇、安徽、廣東等發達省份已經開始實施免費提速方案。中國聯通已有超過200萬用戶辦理了15元6G的視頻流量包。
根據相關政策規劃,從6月下旬到年底,三大運營商還將推出一系列寬帶、移動網絡優惠方案,并繼續推進寬帶提速有關工作。
在5月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工信部負責人曾承諾:到今年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寬帶用戶平均接入速率提至20Mbps,其他城市提至10Mbps。同時,要力爭年底前手機流量平均資費水平和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平均資費水平同比下降30%左右。
三證變一證 創業者辦證不再跑斷腿
部署
4月1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在上會文件原有表述之外,李克強特意要求加上兩項內容,其中一項就是“年內實現‘一照一號’”。
“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是將原本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本證件,合并成“一張執照、三個代碼”。而總理要求的“一照一號”,則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將工商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號統一為一個“商事登記證號”,登記主體對外使用單一號碼,最大限度降低社會成本和行政成本。
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實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方便創業創新。會議強調,推行”三證合一”是商事登記制度的重大改革,在今年底前確保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在全國推開。
落實
根據工商總局披露的信息,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已有29個省份開展了“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試點。
4月15日,江蘇省宿遷市市長王天琦為一互聯網企業頒出了全國首張“一照一碼”營業執照。除了宿遷,北京市、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浙江省義烏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等地都已率先發放“一照一碼”營業執照。
新引擎開足馬力 大眾創業時代來臨
部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李克強總理稱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他上半年多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的重點。1月14日的常務會議決定設立400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助力創業創新和產業升級。2月25日的常務會議又確定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創新。6月10日的常務會議確定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增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動能。
落實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這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系統性、普惠性政策文件。各地也紛紛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關政策,如上海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河北省設1億元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鼓勵大眾創業。
鄉村醫生群體壯大 “精準”幫扶困難群眾
部署
“要千方百計提高他們的待遇,讓有能力的村醫樂意留在鄉村。”1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強調。當天會議部署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更好保障農村居民身體健康。
一個月后,李克強又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強調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一定要依托醫保和大病保險展開,“精準”幫扶那些依托現有醫保標準無法保障基本生活的困難群眾。
落實
3月6日,《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經國務院印發實施,其中要求按照每千服務人口不少于1名的標準配備鄉村醫生。每所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執業。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計生委、保監會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意見》,對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作出部署。
經過前期試點,各地正在探索大病醫保的不同模式,為醫保全覆蓋提供了保障。例如,北京的政策規定“符合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的高額費用,納入北京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支付范圍,進行“二次報銷”。根據上海的新政策,則規定了四大病種——重癥尿毒癥、腎移植、惡性腫瘤、部分精神病,可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自費部分由大病保險資金再報銷50%。
醫師多點執業 醫保卡在民營醫院也能刷
部署
“部署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是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重要內容。會議要求一要簡化醫療機構設立審批,取消床位規模等前置條件。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醫療資源規劃,取消數量和地點限制。二要支持通過股權、項目融資等籌集社會辦醫開辦費和發展資金。將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補助。三要探索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查中心,面向所有醫療機構開放。試點區域注冊和備案管理,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四要落實社會辦醫各項稅收優惠,將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在職稱評定、課題招標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五要完善監管,建立退出機制,嚴打非法行醫、過度醫療等。真心實意扶持社會辦醫。部署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以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
落實
破解“看病難”的方向之一便是讓醫生流動起來,以此更好地實現醫生價值,這也是我國醫改的目標之一。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6項有力舉措為社會辦醫“松綁”,而其中與百姓最有關聯的無疑是“鼓勵醫師在不同醫療機構間流動”,并“將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措施》中明確加快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鼓勵和規范醫師在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之間流動,鼓勵醫師到基層、邊遠山區、醫療資源稀缺地區和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措施》還要求,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政策。不得將醫療機構所有制性質作為醫保定點的前置性條件,不得以醫保定點機構數量已滿等非醫療服務能力方面的因素為由,拒絕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
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稅率下調
部署
4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第一項議程即是部署完善消費品進出口相關政策,豐富國內消費者購物選擇。在匯報中聽到準備開展此項試點時,李克強隨即追問。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說,這一問題需要多部門溝通,8月或可出臺。
“太慢了!”總理當即搖頭否決。他要求各部門“統一思想”,加快研究,6月底之前必須出臺。
而在6月1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決定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至全國,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當天的會議還出臺四項措施,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有利于擴大消費、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升級、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落實
從2015年6月起,我國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下調,平均降幅超過50%。
在本次調整中,西裝、毛皮服裝等的進口關稅將由 14%-23%降低到7%-10%,短統靴、運動鞋等的進口關稅由22%-24%降低到12%,紙尿褲的進口關稅由7.5%降低到2%,護膚品的進口關稅由 5%降低到2%。
加上之前幾年為了促進消費和改善民生已經實施低關稅的產品,我國已經降低了服裝、鞋靴、護膚品、嬰兒食品和用品、廚房炊具、餐具、眼鏡片等多類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