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哲學思維:戰略辯證法
2015-06-29 15:46:09?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戰略辯證法既體現戰略思維,又體現辯證思維,它力求積極破解戰略中的種種矛盾關系。戰略思維,就是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長遠性的問題、關系進行科學謀劃的思維方式;它意味著時間維度上的長遠考慮,跳出眼前從長遠看眼前;空間維度上的全局謀劃,跳出局部從全局看局部;系統維度上的整體布局,跳出部分從整體看部分;它致力于解決根本性問題,努力占據發展的制高點,進而具有戰略定力。辯證思維,就是注重矛盾分析,抓住矛盾尤其是主要矛盾;注重矛盾雙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雙方對立的時候不忽視二者的統一,在注重矛盾雙方統一的時候不忽視二者的對立;注重全面、聯系和發展地看問題;注重透過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其哲學基礎就是戰略思維和辯證思維。 戰略辯證法要求并體現創新思維。辯證法在本質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內在要求推進創新。實現戰略目標必須注重創新,它是在創新中逐步實現的,缺乏創新,就無法實現戰略目標。戰略辯證法要求對事物做全新思考,對結構做全新調整,對活動做全新謀劃,進而尋找新思路,打開新局面,開創新境界,提升新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具有戰略性,它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關鍵,又具有辯證性,它要求我們必須辯證處理好黨、國家、社會和公民之間的關系,還具有創新性,他是國家治理模式的一種創新。 戰略辯證法要求并體現系統思維。戰略是在把握事物的整體及其結構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缺乏對事物整體及其結構的把握,就不會有好的戰略思維,也不會有好的戰略理論與實踐;辯證法內在要求把握事物的整體與部分、結構與功能,要求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否則,就不是辯證思維和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四個全面”,就充分體現了系統思維。戰略辯證法也要求樹立底線思維,即要積極主動與有效應對各種挑戰、風險和困難。凡屬戰略思維和辯證思維,都要求凡事從壞處準備,積極主動應對,努力爭取最好結果。它意味著要樹立問題意識、危機意識、效果意識和邊界意識,遇事從容應對,牢牢掌握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三番五次強調的“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所注重的反腐倡廉建設,所注重的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所展開的有積極作為的外交,就是注重從壞處準備,積極主動應對,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它既體現戰略辯證法,也體現底線思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