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改停步亂象仍不止 “后政改”之路怎么走?
2015-06-30 06:48: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周艾連 |
分享到:
|
推進“雙普選”需社會環境改善 香港反對派否決政改方案,已引起香港多數人的不滿。香港研究協會新近的調查顯示,52%受訪者對立法會否決特首普選決議案感到失望,62%人要反對派“票償”。問題是,反對派一直劍走偏鋒。他們只要抓住那小部分支持者就可存活,這樣的游戲規則,不利香港發展。 要改變香港的狀況,需要香港社會重新認識“一國兩制”和基本法,需要香港先完成“人心的回歸”。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齊鵬飛近日撰文指出,回歸以來香港政制改革和民主化進程一再被打斷,說明目前香港社會全面落實民主政治的時機、條件和環境、氛圍尚不成熟。在香港社會內部真正完成“去殖民地化”的歷史任務之后,在香港社會上上下下對于“一國兩制”基本國策、對于香港基本法、對于中央和特區的關系、對于中央的全面管治權、對于香港特區的法律地位,真正有了一個全面準確的理解和認識之后,香港才真正適合推進“雙普選”。 港英統治時期,香港“有自由沒民主”,當時的香港人根本無法參與政治。而今天部分港人竟天真地以為,香港現有的民主是來自中英談判。齊鵬飛指出,香港政改的機會從哪里來?是源自回歸的大背景,源自“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國策,源自“基本法”,源自中央政府的發動、推動和依法授權。 中英“聯合聲明”僅僅載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由當地人組成。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根本沒有“普選”字樣。是基本法明確了香港特首選舉依據循序漸進原則,“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選產生的目標”。 以歷史的眼光看,被否決掉的政改方案是香港有史以來最民主也最合乎實際的方案,一些人卻仍心懷不足,只能說其認知和期待都出了問題。 上下合力香港才能穩健前行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無權自行決定政治制度,中央對香港政改擁有決定權,這是基本法的規定,也是香港的憲制地位所決定的。香港特首既要對市民負責,也要對中央負責,所以中央明言特首需“愛國愛港”。選出一個跟中央合作的特首,是香港之福,而非香港之禍。眼下無人知道香港政改何時會重啟,但可以肯定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在下一次政改時仍然有效,其中的底線,中央絕不可能退讓。如果香港社會對這些問題有清楚的認識,政改爭議就成了無源之水。 長時間來,香港社會不少人對“一國兩制”只重“兩制”而忽略“一國”,導致許多無謂爭議和蹉跎。世界各地都有的國民教育,在香港竟引發抗議而不了了之;在澳門早就確立好的基本法23條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法),在香港卻遲遲不能訂立。沒有國民教育,導致今天香港年輕人日益欠缺家國意識。23條立法缺位,才有“港獨”分子肆無忌憚的群魔亂舞。 只有香港社會體認中央真誠推動香港民主、支持香港發展的真心,認識到反對派禍港亂港的本質,才能上下形成合力,“后政改時代”的香港,才可重拾動力穩健前行。記者王 平 |
相關閱讀:
- [ 06-29]香港商人來莆打的遺失錢包 民警3小時幫找回
- [ 06-29]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質譜儀 5分鐘鑒別食油真偽
- [ 06-29]香港地區被歐洲一些國家列避稅黑名單 港府澄清
- [ 06-29]合福高鐵首發日客座率100% 香港高鐵迷來榕體驗
- [ 06-29]《迷與狂》香港電影節獲贊定檔5月22日上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