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緊盯IS“建國”一周年 巴格達迪下落再引關注
2015-06-30 07:12:28? ?來源:周良臣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周良臣 思南】2014年初,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脫離“基地”,不斷發展壯大,連續攻占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及戰略重鎮提克里特,于當年6月29日宣布創建“哈里發國”。臨近“建國”紀念日,IS發布“紀念”視頻,通過破壞宗教建筑、處決、“閱兵式”等畫面展示“成就”。西方媒體紛紛提出疑問:一年來IS為何沒被摧毀?IS對西方世界到底構成多大威脅?一些媒體評論稱,盡管以美國為首的“反IS聯盟”軍事行動也已持續將近一年,但IS仍未出現衰敗趨勢。 據英國《獨立報》28日報道,世界多名國際問題專家日前對“建國”一年的IS進行盤點。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伊斯蘭國:恐怖軍隊內部》一書的作者哈桑認為,IS在全球范圍內的勢力網絡仍在不斷擴張,雖然IS在各區域投入的兵力良莠不齊、流動性很大,但是該組織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東部的根據地可謂“固若金湯”,異己勢力早已被拔除。“IS仍然比‘基地’要危險得多”,哈桑還表示,IS目前雖不能實質性威脅西方世界,但其追隨者已遍布全球,“獨狼”式襲擊讓人防不勝防。英國智庫“奎利姆”專家查理·溫特稱,IS盡管此前在戰場上屢遭敗績,但仍具備極強的攻擊力,這主要得益于該組織強大的宣傳能力。 德國激進化和去激進化研究所負責人丹尼爾·科勒對《獨立報》表示,IS是全世界最有錢的極端組織,已有正式成員約20萬人,其中4萬到5萬人在敘利亞和伊拉克。不過,IS近期也出現人員流失:一些外籍“圣戰者”抵達中東后,發現IS狀況并非此前預期,悻悻而歸;一些IS成員也因戰爭死亡或傷殘。“IS只想鞏固其哈里發國”,科勒還表示,雖然IS多次威脅攻打西方世界,但那只是一種宣傳手段。 美國《時代》周刊28日稱,盡管已站穩腳跟的IS仍在發展壯大,但以美國為首的反IS勢力始終以一種相對“溫和”的方式與之抗衡。該雜志形容,美國國防部門好比是在用對付“良性腫瘤”的方式,去處理已經急劇擴散的“惡性腫瘤”。上周的“血色星期五”事件已經充分證明該組織的危害性。美國媒體稱,盡管總統奧巴馬去年夏天聲稱要“滅掉IS”,但時隔一年,整體局面并無重大改變。 法新社28日援引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的統計數據報道稱,IS去年僅在敘利亞就處決3027人,包括1787名平民、74名兒童和143名IS“內奸”。與此同時,至少8000名IS成員在美國牽頭的空襲行動中斃命。 傳聞在聯軍空襲中身受重傷的IS頭目巴格達迪的下落也再次引起美國媒體的關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情報部門認為,巴格達迪如今仍然掌控著該組織的日常事務:他現在有可能住在敘利亞拉卡的居民區,因為根據美國的交戰規則,平民不應是打擊目標。還有美國情報官員表示,如今巴格達迪的行事風格“更像是扎瓦赫里,而非本·拉登”——既能做到主持組織事務,又能巧妙地避開追緝。 IS“建國”一周年前夕,法國、突尼斯、科威特26日相繼發生恐襲事件。IS宣稱對后兩起襲擊事件負責,制造法國襲擊事件的嫌犯則自稱與IS無關。法國里昂近郊一家化工廠遭開車闖入的歹徒引爆瓦斯,歹徒將一名男子斬首后,在其頭顱上刻下阿拉伯文,釘上工廠大門。突尼斯度假勝地蘇塞的兩家濱海度假村遭兩名槍手闖入掃射,造成38人死亡。科威特一座清真寺發生的自殺襲擊事件造成26人死亡、227人受傷。 |
相關閱讀:
- [ 06-29]外媒:極端組織IS通過社交網站販賣文物籌集資金
- [ 06-28]IS號召支持者發動全球襲擊 多國提高警戒級別
- [ 06-28]IS欲襲倫敦軍人節巡游 美國嚴防獨立日受襲
- [ 06-27]三國同日遭恐襲內情曝光 IS大開殺戒宣布負責
- [ 06-26]IS向其成員“出售”42名被抓伊拉克女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