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用一組數字闡明了中歐雙邊關系的成熟穩定:中歐貿易額每天達17億美元,全年超過6000億美元。每天至少有70架班次往返于中歐之間。 此訪中國總理當然是有備而來:以國際產能合作對接容克提出的歐洲戰略投資計劃。 去年11月,容克上任伊始便提出3150億歐元的巨額投資計劃,期待通過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拉動內需,改善歐洲經濟疲軟現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幾個月過去了,歐整體經濟走勢未明,有投資意愿的銀行和社會資本仍難以滿足該計劃的資金需求。 此次,李克強總理闡述的國際產能合作倡議,與容克的提出的投資計劃不謀而合。 就這樣,世界上兩個超大經濟體橫跨歐亞大陸,在國際產能合作這個領域找到了彼此發展戰略中最大的利益匯合點。 在李克強總理的愿景中,國際產能合作是三贏之舉。 中國有大量在國際上處在比較先進位置的產能,將這些產能出口到有需要的市場可以有效釋放國內富余產能,此為一贏。 中國的產能和裝備往往價格低、質量優,眾多正處在工業化早期的發展中國家則有可能以更低的成本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此為二贏。 中國產能的核心裝備往往需要購買西方發達國家的產品,如果中國和這些國家能夠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將大大拓展這些國家的出口市場,彌補國內需求不足,同時創造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此為三贏。 就在李克強總理發表演講前幾小時,距離布魯塞爾8000公里外的北京,57個意愿創始成員國代表簽署了亞投行成立協議。 未來,這57名“準會員”中的多名歐洲成員國家將利用自身先進的金融市場經驗、技術和評級優勢,在亞洲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歐之間的資本、技術、市場、人才,都在以驚人速度融合。可以預見,中國的先進產能和裝備將通過與容克計劃對接,更多的走向歐洲、乃至世界市場,而歐洲的先進技術也將會在亞洲,乃至更多發展中國家發揮更大作用。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工商峰會上談到戰略對接的時對容克主席所說:中方參與歐盟投資計劃的考慮之宏大,主席先生須得有個好胃口。 |
相關閱讀:
- [06-30] 李克強總理為何如此重視歐洲?
- [06-29] 前駐法大使趙進軍稱李克強訪歐將進一步深化中歐合作
- [06-30] 李克強:中國為希臘克服債務危機作出了努力
- [06-29] 王振峰:李克強總理訪歐 為深化中歐關系增添"強動力"
- [06-30] 李克強:希臘債務問題事關中歐關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