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亞投行是世界經濟重心東移的里程碑
2015-07-01 16:29:34??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美國和日本還沒有表達加入亞投行的意愿,不過美國許多政治和經濟盟友,如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澳大利亞,已經來北京簽署亞投行協定。這些國家將注意力從美國轉向中國和亞洲,不僅反映出亞洲的商業機會在日益增多,也反映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秩序影響力在下降。 經濟重心從西方轉移到東方使我回憶起了我過往的經歷。30年前,也就是1985年,我獲得了世界銀行的獎學金,得以從海南一所大學前往英國學習。那個時候,中國大學講師的工資還不足英國同行的1%。如今,中國所有985學校和部分211學校,都能夠提供與美國或英國相當的薪水,吸引海外人才來中國工作。此外,中國許多大學的教師都能比較容易地申請到比西方同行多的研究資金。 盡管根據定義中國仍然屬于發展中經濟體,但是在設備制造、高速鐵路、核能、建筑、基礎設施工程、空間技術等領域,中國已經超越許多西方大國。中國科學家在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居世界第二。 中國開建第一條高速鐵路的時間比歐洲晚了30年,但是到2014年,中國高鐵的運營里程已達到1.6萬公里,是所有歐洲國家總里程的兩倍。中國民營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已經進軍美國加州,為當地市場生產電動巴士。 印度緊隨中國腳步。2014年,印度經濟增長同中國一樣迅速,2015年預計將超過中國。但是,印度的運輸系統如此糟糕,大幅限制了印度的發展野心。印度預計將需要1萬億美元來改善其運輸系統,亞投行的建立對印度的發展需求是有益的。其他亞洲國家在投資建設公路、鐵路、機場、海港、電信設施和互聯網方面,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亞投行將成為加速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力助推器。像絲路基金和金磚銀行一樣,亞投行將助力中國推行其“一帶一路”地區和全球發展戰略。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覆蓋中國周邊60多個國家,而其中許多國家將從中國外向型投資和發展戰略中獲益。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得益于中國一直推行的和平合作、互利共贏和共同繁榮外交政策,中國將從亞洲鄰國以及拉美、歐洲和非洲許多國家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 誠然,亞投行的未來運營可能會面臨許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是,亞投行表明了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和過渡經濟體的快速崛起。這些國家堅信亞投行和其他新創建的金融機構能夠獲得成功,這顯示出世界金融和政治秩序將從現在開始改變,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在亞洲以及世界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未來將不可避免走向衰落。 (編譯:劉世東) 英文原文鏈接請點擊 |
相關閱讀:
- [ 07-01]俄副財長稱8月底選出亞投行行長 中方目前呼聲最高
- [ 06-30]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簽署亞投行投融資根本大法
- [ 06-30]以多邊合作精神打造亞投行
- [ 06-30]亞投行協定在京正式簽署 中國暫列第一大股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