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嘉興7月3日電 (記者 趙小燕 通訊員 善筏)浙江嘉善檢察院近日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張某等9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訴。他們在微信朋友圈里銷售的魔鬼瘦身膠囊,里面含有酚酞、呋塞米鹽酸、西布曲明等非法添加物質,這些減肥膠囊被稱來自韓國、印尼。 去年7月底,嘉善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群眾匿名舉報,稱其服用在微信朋友圈內購買的MGSS魔鬼瘦身膠囊后卻到胸悶,小便增多,說不出的難受,要求鑒定下該產品是否為假藥,舉報人稱賣給她產品的那人叫小月(化名),家住嘉善羅星街道。 經公安調查,舉報人所稱的賣家小月(化名)是名90后,今年才21歲,愿來她平時刷微信朋友圈時,看到一好友劉小姐在朋友圈發布有關減肥的文字和圖片,能夠快速減肥是小月一直以來的心愿,就試著向賣家劉小姐以300元一盒的價格買了25盒魔鬼一號減肥膠囊,除了自己服用,另外也學劉小姐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做起了生意。 之后,公安順藤摸瓜找到了這批減肥膠囊的多名賣家,愿來都是依托朋友圈挖掘“熟人經濟”。現實情況是,不少人出于對朋友圈好友的信任購買了商品,其實卻成了有毒有害食品的受害者。 經鑒定,含有酚酞、呋塞米鹽酸、西布曲明這幾種成分的減肥膠囊其減肥治療的風險大于效益。公安也偵破了這批減肥膠囊的生產者——居住在天津的張某。 公安機關查明,2014年6月份以來,被告人張某以營利為目的,購買藤黃果、荷葉堿等原料進行加工制成粉末,并在粉末中加入酚酞、呋塞米等藥物制成魔鬼瘦身減肥膠囊,銷售額一度達到18萬余元。 案發后,公安機關在張某家中扣押呋塞米片2箱、印尼小金瓶使用說明書若干、魔鬼二號超強版、魔鬼一號膠囊、魔鬼二號膠囊若干;高速多功能粉碎機一臺、小型電子稱、重力電子秤、不銹鋼篩子、漏斗等制作工具;玉米淀粉、藤黃果提取物、大黃粉、荷葉粉、碳酸氫鈉粉末、魔芋粉等加工原料及大量各色空心膠囊等物。 經查,通過向張某購買到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減肥藥的朋友又以相同方式在朋友圈兜售這種類無生產批號、質量保證書的魔鬼系列減肥膠囊,銷售金額從6000余元到15萬元不等。雖然目前然還沒有被害人因服用該減肥藥釀成什么悲慘的后果,但是不少購買者表示服用后出現頭暈無力、月經不規則情況發生。目前該案還在嘉善法院審理中。(完) |
相關閱讀:
- [ 07-03]你會過度關注孩子的微信“朋友圈”嗎
- [ 07-03]“律師當法官”如何遠離“昔日朋友圈”
- [ 07-02]女大學生在朋友圈賣減肥膠囊 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公訴
- [ 07-01]三明明溪警方微信朋友圈上喊捉偷車賊 迅速破案
- [ 06-30]高校教師逃離“朋友圈”易,贏得學生尊敬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