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干部:河流污染該下河游泳是書記 不是環保局長
2015-07-05 07:42:03?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從環保干部“吐槽”看基層環保困局 大幅提升企業污染環境的違法成本固然重要,但是簡單地將企業污染環境的原因歸結于社會責任、環保意識差并不合理,在給企業排污處罰做加法的同時,也應給企業治污成本做減法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周凱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期在重慶調研時,與一些區縣基層環保人員深入交流,這些環保政策和行動的實踐者講述的基層環保工作的尷尬遭遇、“經典語錄”,折射出我國基層生態環保與發展模式的矛盾、環境現狀與群眾要求的矛盾、治理效果與監管能力的矛盾。在當前我國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這些“吐槽”應引起重視和思考。 高壓處罰解決不了污染問題 按日計罰、查封扣押……新環保法的出臺給了環保部門“牙齒”,但是基層環保干部介紹,在基層具體工作中,“敢咬”并不容易。 重慶某區環保局局長告訴本刊記者,不少企業都是有門路、有關系的,想處罰一個污染企業要花費很大力氣。“有一次,我們處罰偷排超排企業,這些企業根本不理睬,我就把污染企業名單掛到網上公示,得罪了不少人。有個企業環保不過關,就去領導那里告狀,說我不給辦環評手續,幾乎所有的區領導都找過我問話,還好,主要領導得知事情原因后支持我。” 另一位區環保局局長告訴記者,他也遇到過不少類似情況,“一些企業只要你妨礙了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想方設法去領導那里給你施壓。有一次,區里一家臺資企業環評沒過關,竟告到上級臺辦。在外出差的區領導連夜給我打電話,問怎么回事。我說不管什么企業,不過關就是不能過關。” “站得住未必就能頂得住。”基層環保干部說,在基層,企業告狀不算什么,最怕的就是一些領導為了讓高環境風險的大項目上馬,甚至讓環保局局長想辦法跟上級環保部門協調把“環評”跑下來,跑不下來就換人。 “有人說新環保法出來后,你們環保部門就強勢了,就可以大膽處罰了。”重慶某工業園區環保局一位科長并不太認可這種說法。他說,大幅提升企業污染環境的違法成本固然重要,但是僅靠罰款就能讓企業不偷排漏排嗎?將企業污染環境的原因歸結于社會責任、環保意識差并不合理,在給企業排污處罰做加法的同時,也要給企業治污成本做減法。 重慶一家大型民營化工企業環保辦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基層環保監管和處罰力度加強,企業的環保成本也大幅提升,該企業廢水預處理設施投資5000萬元,目前日處理量約4000噸,處理成本每噸需要5元,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每噸需要交納4.65元的污水處理費。“去年企業還未完全開工,處理費用就花費七八百萬元。” 而據重慶某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負責人介紹,該廠為園區化工企業處理工業廢水,“企業來水每噸收取5元錢處理費,由于來水不足達不到滿負荷運轉,園區處理廠一年要虧損四五千萬元,近期企業投資1個多億增加新技術設備,污水處理成本還將大幅上升。” 在調研中,基層環保人員介紹說,除了廢水處理,在“危廢”、一般“固廢”處理上由于是少數公司特許經營,未能形成市場競爭,盡管價格由物價部門核定但依然偏高,高額的環保成本讓一些企業不正常運行相關治污設施,偷排、超排現象時有發生。受整個經濟形勢影響,相當一部分企業生存艱難,高昂的環保成本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負擔。他們坦言,靠高壓處罰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對環保設施建設運行良好的企業給予減稅、補貼等,同時應進一步放開相關廢物處理市場,切實降低企業環保成本,提高企業治污積極性。 |
相關閱讀:
- [ 07-03]巴德士環保漆綻放上海涂博會
- [ 07-03]環保風暴下的地方陣痛該如何緩解
- [ 07-03]漳州環保有問題16家企業被曝光
- [ 07-02]低碳環保 健康伴我行
- [ 07-01]鷺江街道:環保“非常6+1” 精彩創意入人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