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干部:河流污染該下河游泳是書記 不是環保局長
2015-07-05 07:42:03?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環保部門的權力與責任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環保意識的提高,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噪音、油煙、空氣、水、垃圾只要是跟環境有關的,都向環保局投訴,環保部門的投訴量在所有政府部門當中排在前列,“有些確實是環保部門處理不了的,這里面環保部門能夠獨立解決的只有20%。” “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環保部門管的東西太多,很多不該管也管不下來。”重慶某區環保局局長以噪聲管理為例說,當前很多地方都在建設,噪音擾民比較突出,但噪音涉及到交通、公安、環保、建筑等多個部門,環保部門接過投訴后解決不了只能移交給其他部門,都是兄弟單位,只有協調解決,如果找上級領導那就是告狀了,其他部門就有意見。 “環保是肩膀,什么都得扛。”這位局長說,前段時間重慶某區工業廢氣擾民引發居民上訪,大家都把矛頭指向環保部門,說環保部門不作為,最后也是環保部門出面解決。“說實話,我們心里也委屈。那個區的工業廢氣污染主要是規劃問題,當初那里人口少,規劃為工業區,但是隨著城市的擴大,那里又成了住宅區。進行規劃和產業布局的時候,也沒征求過環保部門的意見,出了事還是環保部門承擔。” 不少環保干部抱怨,與寬泛的職能職責相比,目前基層環保部門的監管能力依然薄弱。重慶另一位區環保局局長說:“我們局行政編制只有十幾人,一些科室都無法配齊,加上監察、檢測機構,事業編制一共60多人,混崗使用情況非常普遍。全區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出了事等我們到了現場小事就變成了大事。重慶去年加大投入,率先在全國實現了鄉鎮街道環保所全覆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手緊張和監管觸角有限的問題。” 除了面廣人少、小馬拉大車的尷尬,基層環保治理手段也十分滯后。一位環保人員說:“目前在線監控系統安裝范圍十分有限,為了檢測數據,我們的一些女職工甚至要爬到數十米高的大煙囪上。一些污水管網錯綜復雜,有時污水排出來了,還不知道污染源在哪里,人得戴著防毒面具下去找。” 一位環保局局長還講述了自己帶隊執法的尷尬:“有一天晚上,我帶隊去一家企業檢查,企業就是不開門,拿出執法證也沒用。很多時候還是要依靠公安部門去聯合執法。實際上在一些國家,環保部門的職責很簡單,就是監管,哪里出現了污染事故按照法律處理。哪像我們這要管那要管,最后很多都管不好,群眾也不滿意。” 權責不統一是基層環保人員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處罰企業,我們一只腳也進去了。”一位環保干部無奈地說,企業污染環境就意味著環保部門監管不力,意味著要追責。 “心理的煉獄!”重慶某區環保局局長在談到當環保局局長的感受時說。這個區是工業大區,國控、省控污染源企業近400家,一般污染源數萬家。“我在好幾個部門當過一把手,工作都很多很累,但是在環保局卻是心理壓力最大的,總擔心哪里會出什么污染事故。” 基層環保干部普遍認為,出了污染事故如果確實是環保部門監管不力,當然要處罰,如果不是環保部門的原因,只要環保干部盡心盡力做好處理,就不應該追責。但是近幾年的許多污染事件,不管環保部門是否有責任都進行了問責,這讓環保干部整天提心吊膽,出了事甚至掩蓋事實。 一位環保局局長說,有一次一個企業出現了險情,盡管最后處理好了,但是晚上做夢時還夢到出了事故。他們呼吁,應盡快建立盡職免責清單,明確哪些情況需要追責、哪些不應追責,別讓基層干部“流汗又流淚”。 |
相關閱讀:
- [ 07-03]巴德士環保漆綻放上海涂博會
- [ 07-03]環保風暴下的地方陣痛該如何緩解
- [ 07-03]漳州環保有問題16家企業被曝光
- [ 07-02]低碳環保 健康伴我行
- [ 07-01]鷺江街道:環保“非常6+1” 精彩創意入人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