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電建設“漸入佳境” “以前不通電時,一到晚上我們的娛樂活動很少。如今能看上電視,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外面的信息,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了。”那曲地區尼瑪縣農牧民次仁扎西說。 于2008年開工建設、2010年順利實現機組發電的尼瑪縣水電站,解決了尼瑪縣城及周邊農村日常生產及生活用電需要,對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態環境、農牧業生產條件,發展農牧業意義重大。 截至目前,我區已經落實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項目178個,總投資84.37億元。項目包括新建水電站84座、裝機總容量12.6萬千瓦,局域網工程15個,線路延伸工程79個,完成投資65.36億元。 “全區農村水電站共有381座,裝機總容量23.5萬千瓦,形成固定資產68.31億元,解決了87.4萬人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扎西平措介紹說,“農村小水電建設對促進西藏經濟發展、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安居樂業、提高農牧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撐,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建設潛力巨大 在藏北高原、天然牧區當雄縣境內的山谷盆地內,念青唐古拉神山雙臂擁抱護佑,湛藍的天空與珍珠般灑落在草地上的羊群形成天地一景,如詩如畫。 熱氣騰騰,似裊裊輕煙中矗立著的,便是創建于1975年的羊八井地熱電站。 “羊八井地熱電站不僅是我國最大的地熱電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利用地熱潛層熱儲進行工業性發電的電廠。”國網羊八井發電公司副總經理文箭自豪地說,“在西藏電力發展史上,羊八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能源開發利用上,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截至2014年12月,羊八井地熱電站累計發電30.6億千瓦時,折合標煤約9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為260萬噸,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作出了積極貢獻。 西藏的水能、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十分豐富,資源總量位居全國首位。西藏是世界上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地熱能發電潛力80萬千瓦以上,水能技術可開發量1.4億千瓦。 “受經濟發展和自然條件等多種因素制約,我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特別是水電開發程度不足1%,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潛力巨大,前景十分廣闊。”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羅布次仁介紹說,科學有序開發水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既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熱切期盼,又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促進西藏又好又快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50年來,我區初步形成了以羊湖、藏木、多布、果多等大型水電站建設為主,以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小水電建設為補充的新能源建設格局。目前,我區新能源發電在總電力中的比重占到10%以上。 羅布次仁介紹說,新能源將作為一個單獨的能源規劃出現在“十三五”的規劃編制中。目前,結合我區資源稟賦,自治區正與有關單位在水能、地熱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項目上進行可研性研究。 歲月的車輪滾滾向前,發展的腳步從不停歇。在安全、穩定、清潔、節約發展的軌道上,我區電力事業必將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開拓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推動我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為2020年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電力支撐。 |
相關閱讀:
- [ 07-06]國家863課題“配電網信息物理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在榕啟動
- [ 07-02]高溫天氣 漳州供電公司多舉措確保電網安然度夏
- [ 07-01]莆田學院中電網絡電子商務研究院成立
- [ 06-30]福建電網迎來首輪用電高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