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出“互聯網+”新政 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
2015-07-07 13:46: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周艾連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董子暢)7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對“互聯網+醫療”做出了說明,提出“到2018年在健康醫療領域互聯網應用更加豐富,公共服務更加多元,社會服務資源配置不斷優化”的發展目標。 “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7日告訴中新社記者,“互聯網+醫療”的最大優勢是能夠實現健康與疾病診治相關信息采集、儲存、交換以及共享使用全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必將幫助提高中國老百姓對于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解決醫療行業缺乏標準和規范、缺乏連續性、容易出現重復診斷和治療等問題,大力促進“最佳醫療實踐”的推廣。 “中國是一個完整的公立醫療體系,是最容易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和互享。‘互聯網+醫療’會解決中國過去醫療體系效率低下的問題。”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說,很多國外的公立醫療體系都從過去效率不高的體系一躍成為最有效率的體系,其中互聯網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互聯網+醫療”對中國來說是非常好的機遇。“特別是它還會創造出更多的為患者服務的模式,比如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可穿戴設備等。” 根據《指導意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提供在線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引導醫療機構面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開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等遠程醫療服務。 《指導意見》還提出,要發展基于互聯網的醫療衛生服務,支持第三方機構構建醫學影像、健康檔案、檢驗報告、電子病歷等醫療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逐步建立跨醫院的醫療數據共享交換標準體系。 |
相關閱讀:
- [ 07-07]互聯網+農業核心基建全面提速 迎重大政策利好
- [ 07-07]91快車:互聯網金融跨界創新,p2p行業再談服務本質
- [ 07-06]“互聯網+”頂層設計牽引中國經濟轉型大變革
- [ 07-06]閩出臺互聯網孵化器管理細則 最高補助100萬元
- [ 07-06]“互聯網+”11項行動覆蓋經濟社會多領域
- [ 07-06]“互聯網+”11項具體行動覆蓋經濟社會多領域
- [ 07-06]“互聯網+”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