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認歷史 舉世同伐——寫在七七事變78周年之際
2015-07-07 17:31: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7月7日電(記者楊威)“是的 我是盧溝橋 我就是那歷經千年風雨 也未曾垮掉 用石頭鋪就 鐵鏈串起的 聯拱的大橋。”蘇叔陽在詩歌《我是盧溝橋》中寫道。 78年前的今天,即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至今日,這一天在每個國人心中仍難以忘記。之所以銘記和紀念,是對抵抗外敵入侵的流血犧牲者的緬懷,是牢記和平的來之不易,也是告誡世人受侵略的歷史不容重演。 然而,作為七七事變的制造者,日本國內圍繞這一事件的起因和性質卻仍認識混亂,特別是安倍政權的扭曲史觀和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這一現象已不僅難讓深受其害的鄰國接受,更被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所唾棄和討伐。 歷史,不會忘記 七七事變發生時,與家人住在盧溝橋畔西側的鄭福來只有6歲,回憶起當年發生的一切,老人印象深刻。 “那天,天還沒亮,槍炮聲就把我們震醒了,”鄭福來說。 年幼的鄭福來不得不經歷血腥殘酷的現實,跟隨一家人四散逃命。待到北平淪陷后,回到家中的鄭家人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亡國奴。 談到日軍的罪行,鄭福來老人難掩憤慨:“日本侵略軍的罪行是否定不了的。就拿盧溝橋來說,我們這兒的被害人以及他們的后代大有人在,而我就是一個見證者。” 每年7月7日前后,前往北京盧溝橋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緬懷歷史的觀眾都會多一些。 他們之中既有經歷日本侵華戰爭的老人,也有稚氣未脫的孩子。 有人在留言簿上寫下“勿忘國恥”“牢記歷史”,也有人對著展品淚流滿面。 來訪者中不乏外國人,他們認為所展出的一切都充滿對未來的警示,也是對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偉大勝利以及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作出重大貢獻最好的記錄。 “侵略者的戰刀舉得越高,中華民族的反抗就越強烈。曾被譏為‘一盤散沙’的中華民族,在亡國滅種的危機面前,發出了最后的怒吼,”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顧問何理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