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認歷史 舉世同伐——寫在七七事變78周年之際
2015-07-07 17:31: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歷史,不容否認 這段為中國人民謹記的血淚歷史,遭到了日本右翼分子肆無忌憚地篡改。他們杜撰、擴散各種“陰謀論”,將七七事變以及中日全面戰爭爆發的責任推到中國身上。 作為日本社會整體歷史認識混亂的反映,日本學校教科書對于七七事變的記載也是或輕描淡寫,或將責任歸咎中方。 “是汲取歷史教訓?還是逃避歷史事實?”這是日本歷史學家、明治大學教授山田朗2013年出版著述《日本如何面對歷史》的一個核心設問。 山田朗說,遺憾的是,這兩年來,以首相安倍晉三為代表,日本政府的“歷史認識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更加頑固,倒退”。 山田朗指出,“宮澤談話”,“河野談話”,“村山談話”是代表日本歷屆政府歷史認知的三個支柱。但安倍自上臺后,先是刪除了教科書審議基準中的“近鄰條款”,這相當于拋棄了“宮澤談話”;再是以調查“河野談話”為名,否定“強征慰安婦”的歷史事實。而在近期,安倍表面上聲稱繼承“村山談話”,實際上卻準備以“安倍談話”的形式抹殺“村山談話”體現的歷史認知。 安倍近期暗示,今年8月發表的“安倍談話”將以個人談話形式、而不是形成內閣決議后發表。對此,山田朗表示,“安倍談話”有意拋棄“村山談話”中侵略、殖民統治等核心表述,但是如果以內閣決議形式出現,會在內外遭遇異議和阻力。安倍企圖以個人談話的方式規避這些壓力,在談話內容上自行其是。 “首相作為政府代表,‘安倍談話’無論如何不能被視為私人談話,”山田朗說,國際社會不會因此認為這是安倍“個人”的談話,而是視為安倍代表日本的談話,安倍的解釋“不會被國際社會接受”。 “歷史負資產早晚要還債,越往后推,包括負資產的利息,歷史負資產會不斷膨脹,問題就會越發嚴重,”山田朗說。 歷史,昭示未來 今年3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日本時,在多個場合敦促安倍政府正視歷史,深刻反省日本在二戰中所犯下的暴行。 “總結過去是實現和解的前提,”默克爾說。她還在講話中提及“慰安婦”問題、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加害等,意在告誡日本右翼勢力,在歷史問題上,國際社會對日本戰爭罪行早有定論,任何狡辯都不能蒙蔽國際社會,顛倒黑白更不可能蒙混過關。這是忠告日本政府,只有正視歷史,才能擁有未來。 4月末,就在安倍即將訪美前,美國國內敦促其正視歷史并就戰爭罪行道歉的呼聲不斷高漲。超過20名眾議院兩黨議員聯名致信日本駐美大使,要求安倍解決歷史認知問題。 4月29日,安倍在訪美演講中不提“侵略”“殖民統治”,更不提“道歉”。此舉引發國際社會更大規模的“討伐”。5月初,187名國際知名史學家向安倍發出聯名公開信,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明確道歉,強調“否認”這一話題或“大事化小”的態度“令人無法接受”。 隨后,又有269名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歐洲、拉美等地的知名學者加入其中,他們當中不僅有歷史學家,還有政治學家、作家和宗教研究者。 這一行動的發起人、美國康涅狄格大學教授亞歷克西·杜登說,“我們的責任在于促進日本的公開討論,為今人和后人留下日本歷史的真正記錄”。杜登表示,事實上,眾多學者都意識到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出現讓人擔心的趨勢。 在公開信上署名的美國康奈爾大學高級研究助理馬克·塞爾登也表示,自安倍上臺后,日本政治氛圍發生許多變化,這封公開信意在引發各界關注。 即便是在日本國內,安倍內閣的扭曲史觀也同樣受到詬病。前日軍“神風”特攻隊員沖松信夫就曾表示,當前日本社會否定侵略歷史的聲音增多,根源在于許多人對當年侵略戰爭的失敗原因和意義沒有正確認識和真正反省。 親歷了日本侵華戰爭的85歲老人巖本農夫雄表示,不管安倍晉三今后會發表什么樣的談話,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和痛苦。 “我個人認為,安倍沒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反省,”現年83歲的橋村武司說,“日本應該向德國學習,德國對歷史進行了徹底反省,才與周邊鄰國實現了友好。日本目前的做法令人遺憾。” 歷史不容忘記,歷史昭示未來。只有正確認知歷史,日本才能擁有未來。一味地否認侵略歷史,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到頭來受到世界同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