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杰(媒體評論員) 7月6日,工信部再次督促降網費,年底前實現手機流量和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平均資費水平都同比下降30%。 據悉,這是工信部年內第四次發聲。如果加上總理的幾次發話,這都趕上“十二道金牌”了。相信三大運營商不太可能故意拖延,然而從實際表現看,確實給人“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之感。別的不說,5月15日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提速降費方案,如流量費“半夜雞叫”等,就被批評缺乏誠意。近日,三大運營商降低國際漫游費,聲稱最大降幅超過90%,實則只是在個別地區,且具有一定約束條件,網友紛紛喊又被坑了。 看來,個中必有內情。此前,工信部有關負責人稱,網速慢、網費高主要是市場供給不足,4G投資還未見效益造成的等等。也有分析把提速降費難歸因于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周期長等方面。這些原因未必是托詞,卻難以令人信服。運營商網速提不上去和資費降不下來,存在著緊密關聯。網速就是錢,固定寬帶的資費與帶寬是捆綁在一起的。提網速同時降資費,等于雙重割肉,運營商不能不考慮經濟效益。害怕失去既得利益,或許才是運營商缺乏提速降費積極性的根本原因。 當前,運營商普遍面臨業績下滑的局面。三大運營商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中國電信第一季度營收為814.53億元,同比下降2.1%;中國聯通為743億元,同比下降5.73%,中國移動為1609億元,同比增長3.9%;但三大運營商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分別下降了9%、4.47%和5.6%,情況不容樂觀。 國內電信行業也在發生結構性變革,傳統數據語音通話、短信業務呈大幅下降趨勢,4G等移動數據流量等成為重要業務板塊。在這種情況下,提速降費對運營商而言等于在其心口上插一把刀,喊疼都來不及,怎么還會有積極性去落實方案。 壟斷性企業總是傾向于坐收漁利,既缺少市場敏感度,又缺乏自我改革的勇氣。運營商依賴自身壟斷優勢攫取市場份額,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壟斷慣性與惰性。既然賣流量可穩賺不賠,運營商又怎么會像總理所說的采取“薄利多銷”的手段呢?哪怕愿意主動配合政策,其長期固化的營銷思維和運作機制,也會拖住后腿。 就此而言,提速降費難固然存在一些客觀因素,關鍵還在于運營商的機制與市場不相匹配,造成滯后效應。提速降費是推動國內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也為公眾所期待。現在的問題并不在于運營商有否誠意,而在于如何打破僵局,從機制運作上釋放市場力量的倒逼作用。 換言之,提速降費光靠三令五申還不夠,只要創造條件讓真正的市場競爭逼上門,那時三大運營商不提高網速、不降低資費也不行。 |
相關閱讀:
- [ 07-07]工信部要求網費年內降30% 移動聯通暫無新套餐
- [ 07-07]工信部發言人:確保年內流量寬帶資費下降30%
- [ 07-07]工信部喊話運營商:年底手機流量和寬帶費雙降30%
- [ 07-07]國內|提速降費還要跨過幾道坎|工信部稱年內流量寬帶資費務必降30% 探索取消漫游費
- [ 07-07]工信部稱將探索取消漫游費 若實施超6億用戶將受益
- [ 07-07]工信部:年內流量寬帶資費務必降30%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