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李錦成“找關系”落戶為穩定外地教師 連日來,華商報記者多次試圖聯系邢程遠本人,但均未成功。對此,榆林市華棟中學副校長苗海平稱,華棟中學學生邢程遠的戶籍和學籍符合相關規定,要不然招辦審核肯定通不過。 7月6日,榆林市華棟中學校長李錦成解釋說,邢程遠的母親楊某2008年左右在華棟中學當英語老師,他為了外地教師穩定教學,就“找關系”給其女兒邢程遠辦了戶口,上在了他的名下,雖然戶籍上他是邢程遠的舅父,事實上他并非孩子的舅父。至于邢程遠的母親楊某在華棟中學任教幾年,哪一年離職,李錦成說他記不太清。 對于楊某在華棟中學的任教經歷,記者采訪多名在該校就讀多年的學生,他們均稱不知道有這名老師。由此看來,邢程遠在該校“就讀”的高中三年,其母并不在學校任職。李錦成所說的“給該生落戶是為穩定外地教師”似乎并不成立。 李錦成說,另一個考生喬路去年就畢業了,喬路的父親也是華棟中學的老師,同樣基于關愛外地教師,將教師子女的戶口上在了他的名下,他和喬路也沒有親屬關系。 “邢程遠中考在榆林考的,但上了高中基本沒在華棟中學就讀,去了西安一所中學讀高中。所以即便她考了第一名,我們也覺得不好意思,就沒有大力宣傳。”李錦成說,他認為學校沒有做錯事,只是邢程遠考得太好了,引起了關注。至于邢程遠在山東鄄城縣是否還有其他戶口,李錦成說他也不清楚。 校長名下至少有三名外省籍學生落戶 邢程遠戶籍信息顯示,戶主一欄填寫為李錦成,登記日期是2009年5月21日,何時何因由何地遷入一欄寫明:2009年5月21日因投靠親屬由山東省鄄城縣遷來本市。 “以上信息屬實,考生邢程遠至2015年8月31日前常住戶籍在陜已滿三年。”資格審查表上,加蓋了榆林市公安局青山路派出所的戶口專用章,經辦人和負責人的簽名分別是戶籍民警王媛,青山路派出所教導員葉慶正。 華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了解到,李錦成名下至少先后有三名外省籍學生落戶,分別為山東鄄城籍邢程遠、河南洛陽籍喬路,山東費縣籍張某,三人的戶籍所在地均為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青山路派出所。張某,2008年8月28日由山東省費縣遷入榆林市榆陽區,2012年在華棟中學參加高考,考入吉林大學,后戶口遷出;邢程遠,2009年5月21日由山東省鄄城縣遷入榆林市榆陽區,在華棟中學參加高考,為2015年榆林市文科第一名。喬路,2011年3月30日由河南洛陽市遷入榆林市榆陽區,2014年在華棟中學參加高考。三人的遷入理由也都是投靠親屬。 青山路派出所戶籍民警王媛表示,外地遷入戶口必須要有準遷證等手續,否則無法辦理。對于李錦成名下的多個外地籍戶口遷入是否具備了相關手續,王媛稱不清楚,并拒絕了華商報記者查閱準遷證等原始檔案的請求。對于華商報記者提出的當時是誰為邢程遠辦理戶籍遷入手續的問題,派出所也未予回答。 榆林市榆陽區招辦提供的資料顯示,邢程遠父親邢某是山東省鄄城縣物價局干部。 榆陽警方戶口遷入審查可能存在漏洞 7月7日,華商報記者在榆陽區招生辦公室看到了榆林市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資格審查表,其中考生邢程遠高中階段學習簡歷一欄顯示,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邢程遠在華棟中學就讀,證明人是該校老師楊建明。實際上邢程遠并未在該校就讀高中。 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聯系到邢程遠的父親邢某,他稱,女兒高中確實未在華棟中學就讀,而是在西安一所中學就讀,至于其他的不方便透露。 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局長助理、治安大隊大隊長魯玨明表示,“到目前為止,榆林沒有任何規定遷入戶口要滿足哪些條件,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投靠親屬、買房、工作調動、結婚都能成為外地戶籍遷入理由;榆林屬于三線城市,每年都需要遷入外來人口來發展城市,所以這一塊相對比較松。”魯玨明說,李錦成與幾個外地考生的親屬關系可能存在問題,但這并不影響幾個考生身份的真實性。 目前各方證據已證實,李錦成和幾名外地遷入戶籍的學生親屬關系并不存在,也就是說他們將戶口從外地遷到榆林所依靠的“投親”名義并不成立。至于為何能讓虛假關系通過審查,魯玨明表示,戶口遷入審查主要以申請人提供的資料為主,可能存在漏洞。 榆陽教育部門對于戶籍來歷和真假無法做出判斷 近日,榆陽區招辦相關工作人員稱,招辦只負責審核學籍和戶籍滿三年,但對于戶籍來歷和真假無法做出判斷,由公安部門出具證明。網帖出現后,榆陽區教育局已經成立由教育股、招生辦、監察室聯合組成的調查組調查此事。 7月6日上午,調查組負責人、榆陽區教育局教育股股長王二平稱,調查組已經將此事初步調查清楚。當日下午,榆陽區教育局公布調查結果: 邢程遠,女,華棟中學2015屆1班學生,生于1997年9月,出生地為山東省鄄城縣。該生母親楊某為華棟中學教師(注:華商報記者在該校老師通訊表中未見到楊某)。該生于2009年5月21日將戶籍遷至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戶籍在榆陽區滿6年)。該生于2011年8月轉入華棟中學初中部就讀,2012年在榆陽區參加了中考,并被錄取,高中學籍一直在華棟中學(學籍在榆陽區初中1年、高中3年),高中階段學業水平考試在榆陽區參加,今年在榆陽區參加了高考。根據《2015年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實施辦法》,“截至2015年8月31日,本人常住戶籍在陜滿3年;截至2015學年,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陜連續學籍滿3年,即從第一學年開始,在我省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校注冊學籍、連續就讀3年,按規定完成學業并獲得陜西省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普通高中畢業學生還應有全省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即可在陜西申請報名參加高考。”依據陜西省高考相關政策規定,對該生高考資格進行了全面嚴格審核,該生2015年在榆陽區參加高考符合政策,不屬于高考移民。 喬路,男,華棟中學2014屆1班學生,生于1995年8月,出生地為河南省洛陽市。該生父親喬某為華棟中學教師。該生于2011年3月20日將戶籍遷至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截至2014年8月31日,戶籍在榆陽區滿3年)。該生高中學籍一直在華棟中學,高中階段學業水平考試在榆陽區參加,2014年在榆陽區參加了高考。依據陜西省高考相關政策規定,對該生高考資格進行了全面嚴格審核,該生2014年在榆陽區參加高考符合規定,不屬于高考移民。 有網友稱這屬于變相“高考移民” 榆林市教育局副局長樊小兵表示,從政策上來說,考生只要符合“雙三”條件,也就是在榆戶籍和學籍均滿三年,就滿足參加高考的資格,不算高考移民,但戶籍上是否有問題,不在教育局的管理范圍之內,他們只能以公安局的戶籍資料為準。 榆林市教育局局長常少明表示,教育部門對“高考移民”絕不手軟,因為這擠占的是榆林考生的上大學名額。 對于榆陽區教育局的回復,網友和知情者紛紛表示,從政策上看,這兩個考生滿足戶籍和學籍在陜三年的規定,但他們的落戶本身就有問題,是利用虛假關系虛假手續鉆政策的空子。這種“空戶籍”、“空學籍”,同樣擠占了真正陜西考生的高考資源,屬于變相“高考移民”。“她一個山東娃在榆林考了第一名,原本的第一名就成第二名了!”有考生如是說。(記者余琳) |
相關閱讀:
- [ 07-08]高考替考案處理結果能否服眾
- [ 07-08]異地娃考頭名,別總糾結“高考移民”
- [ 07-08]廣東懷集縣高考女狀元學車被撞身亡
- [ 07-08]嚴懲高考舞弊肅清考試風氣
- [ 07-08]切斷高考舞弊鏈,應先管好“內部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