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015-07-09 13:33:14?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學習經典】 ——跟習大大學引經據典(三十三)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文| 曹雅欣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里,談到領導干部要加強學習時說: 學習和思考、學習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你腦子里裝著問題了,想解決問題了,想把問題解決好了,就會去學習,就會自覺去學習。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一)學問思辨 身體力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出自《中庸》中的名言,常被人們當做勵志格言,比如中山大學的校訓,就是: 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之所以這樣備受重視,是因為這句話明確指出了從“學”到“習”這個過程里的幾個重要步驟: 博學,通達地學習、廣泛的學習,這是吸收知識的過程; 審問,審慎地探問、深入地追問,這是答疑解惑的過程; 慎思,謹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這是遴選消化的過程; 明辨,明晰地分辨、明確地判別,這是擇定結果的過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王立志(書) 以上四個步驟,合起來叫做“學問思辨”,這是一個人把所學所想,在自己內部世界的運作,或者說在思維層面的處理。而最后一個步驟,就是把所思所得,做出在外部世界的表達、在行為層面的落地: 篤行,篤定地履行、堅定地執行,這是踐行學志的過程。 最后一個步驟,就叫做“身體力行”。 “學問思辨、身體力行”,這兩個階段加到一起,就是知行合一,就是學以致用,就是《論語》里記載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博學而篤志”。 (二)博學篤志 志篤力行 對于“博學而篤志”,程子分析說:“學不博則不能守約,志不篤則不能力行?!?strong>學問不通達、見識不廣博,就缺乏明確志向的樹立;志向不確立、價值觀不明朗,就缺乏真正有力度的實行。 有時候人們在價值沖擊中會東倒西歪人云亦云、在社會染缸中會左搖右晃隨波逐流,就是因為所學不真、所問不清、所思不深、所辯不明,所以才所行不篤、所為不定,一受波動就迷亂、一受蠱惑就昏聵。而“學問思辨”透徹明晰的人,“身體力行”才會篤定有力,才會堅定成熟,才會持之以恒。 “學問思辨”,是長期的功夫??v使是古代的帝王,坐擁四海、號令天下,也深知學海無涯,因而十分看重經筵日講制度,也就是請學士為皇帝講學授課,或研讀經史,或論辯政事。在明代,“日講”是每日一小講,“經筵”每旬(十天)一大講。而到了康熙年間,康熙帝縱在征討三番、戰事不斷的憂患期間,依然堅持著每日進講的課程學習。正如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好學才能明智。 “身體力行”,這就是孔子接下來又說的“力行近乎仁”,能把正確的理論、智慧的學問切實落到實處、用于實踐,并且無論社會洪流如何起伏、人心思變如何動蕩, 都堅定不移地把正道去推行、去踐行、去受惠于人,這才是有仁有義的做法,這才是博學篤行的完整。 有些人只顧閉門讀書或者學而不通,只把學問用在了第一個階段而沒能躬行實踐、沒能篤定堅守、沒能行之以忠,那么就是“紙上談兵終覺淺”了。而“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就是“篤行之”的意義。 (三)學優則仕 仕優則學 值得注意的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并不只是單向前進的順序,還應該是一種反向促進、循環遞進的過程: “學問思辨”之后,要“身體力行”地去呈現、去驗證、去推進、去實踐; 而“身體力行”之后,還要“學問思辨”地去再反思、再學習、再提高、再進步。 這便是子夏說過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我們平時常說“學而優則仕”,學成文武藝,就去投身仕途、報效祖國;其實亦要“仕而優則學”,身在仕途、服務家國,更需要不斷學習完善、不斷見賢思齊。 一方面,學以致用;另一方面,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學無止境。 這種良性循環,就是現在我們提倡打造“學習型人生”和倡導“終身學習”的意義。 《紅樓夢》里有一副對聯寫:“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睂W問能適用世事洞明、文章能錦繡人情世態,這就是一種經世致用,就是一種“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寫照。 我們平時的學習,如果能化入行動、提升智慧,如果能融入生活、光華人生,如果能投入社會、貢獻時代,則可以修身,可以知人,可以“治天下國家矣”。 作者介紹: 曹雅欣,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副秘書長,“子曰師說”微信號、“學習經典”微信號創始人。 青年文化學者。獨立撰稿人、文化主持人、國藝演說者。 光明網“醉中國”專欄作者。代表作有《國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圖書。其“國學與時政”系列文章,分別被全國上百家主流網站廣為轉載。 策劃并撰寫了“琴夢中國”系列作品,包括《琴夢紅樓》《琴頌詩經》等。 “國藝演說”是曹雅欣首創的一種講與演并重的、多種藝術形式結合的文化傳播方式。在“琴夢紅樓”、“琴頌詩經”琴歌藝術音樂會中,擔任每場音樂會的文化主持。 始終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播,把國學、國藝做時代性解讀。 書法作者: 王立志1963年9月生于北京,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系中國書法藝術專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西城區文聯理事、北京西城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