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 運營商“大動作”還是“假摔” “感覺運營商又開始玩文字游戲,打太極。”一位網友留言說。從表面上看,自從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動“提速降費”,三大運營商已經拿出了不少舉措,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大量用戶吐槽,運營商被指“沒誠意”。 有網友通過計算發現,單從價格來看,每GB的流量價格仍沒有普遍下降,運營商多采用“限時流量”“促銷套餐”來拉低單價。除部分運營商表示將下調現有的寬帶業務年租金外,三大運營商的基本語音通信和流量資費均未有明顯調整,多數是以推出新業務的形式落實降費要求,享受“降價紅利”甚至還要另外掏錢。 例如,中國移動宣布的“10元1GB的夜間流量套餐和假日流量套餐”,就需要用戶在使用的基本資費套餐之外另行付費購買,且夜間流量只面向非4G用戶,只能在夜間11點以后到早上8點之間使用,假日流量套餐只有國家法定假日期間可用,范圍十分有限。 因此,“夜間流量”成為網友吐槽的焦點。“中國移動推出的這個半夜11點到第二天早晨7點的夜間流量,10元1GB,誰半夜用流量啊,何況在家還有WiFi無線網。”網友“春琳”在微信朋友圈吐槽說道。 甚至有網友發現,按照部分省市公司的優惠活動,新的套餐價格不降反升。網友“堇舍舍3YM”留言說,“江西移動閑時流量包10元3GB,你這是要漲價嗎?”也有用戶反映“原來移動閑時流量5元1GB啊,怎么又漲了?” 再如聯通推出的“最低10元1.5GB”的優惠套餐,網友“夢緣k”說,“果然縮水,要看在網時間,按成長值算折扣,要在網3年才能10元1.5GB。”網友認為,這些“仍需進一步解釋”的優惠并不能算是直接價格下調。 此外,越來越復雜的“疊加包”和資費設計也引起消費者擔憂。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80后李女士擔心,“平時流量套餐的扣費就不透明,萬一包了節假日流量套餐包或半夜流量包,結果被扣了正常流量怎么辦?” 漫游費的調整也是爭議的焦點之一。即使國際漫游費大幅調降,其所能惠及的出境游客比例依然有限。以中國移動為例,本次調降國際漫游費的主要是以往費用畸高的地區。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2013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我國出境游數量最多的前25位目的地吸引了將近96%的游客。但其中除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外,其他都不在本次語音通話資費的調價范圍之內。 有專家指出,考慮到GSM網絡和CDMA等網絡制式的收費差異,保守估計個別運營商此次國際漫游費調降真正惠及的出境游客數將不到總出境游客數的10%。而據中國聯通杭州太平門營業廳工作人員介紹,中國聯通等運營商此次只降低了數據漫游費標準,在馬爾代夫等旅游地,國際漫游通話費依然較高,動輒每分鐘收一二十元。 最令網友不滿的是,對于幾乎“零成本”的國內漫游費,三大運營商卻沒有明顯的調整動作。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資深電信專家闞凱力等指出,國內漫游費成本幾乎為零卻仍在收取,還是我國電信行業區域分割的結果。我國目前尚未實現真正的全網核算,以北京移動的客戶為例,一旦其離開北京,既無法使用北京移動提供的套餐,也無法開通異地運營商的套餐,只能繳納一個全國統一的通話“零售價”。“這正是目前用戶在國內異地漫游狀態通話產生的收費根源。”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國移動電話國內長途通話時長達2753.8億分鐘,而包括國際漫游通話在內的國際長途通話時長不到4.8億分鐘,不到國內長途通話時長的0.18%。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助理院長聶日明認為,國際業務對運營商的收入、利潤貢獻占比較小,大部分消費者對運營商的降費措施都沒有明顯的感受。 梗阻: “隱形門檻”還是“頑固性收費” 劉磊是一名互聯網公司創業者,看到運營商全面降費提速的消息后,希望在家中開通“百兆光纖入戶”的業務,然而卻被告知“所在小區不支持光纖入戶”。 “家中20兆寬帶不僅沒有增速,而且現價還比之前交的年費下降近300元,不能加錢提速,難道損失也無處找回嗎?”帶著這一疑問,他相繼致電服務熱線并走訪聯通營業廳,均被告知無法辦理、無法賠付,而對于進一步擴容增速的請求,工作人員的回復是“這一決定權在‘小區物業’”。 “網速帶寬決定權在‘小區物業’?”記者一再追問,另一名中國聯通工程師道出原委。在多家運營商激烈競爭的當下,無論是家庭用戶還是集團用戶,“帶有多寬、網有多快”“拍板權”在物業。 這位常年在不同小區和物業打交道的工程師說,新建小區還好。老舊和半老不舊的小區進行寬帶改造,“名堂”不少。除了常態性的請客送禮、利潤提成,個別運營商的一線人員為了搶奪資源甚至被迫以“免費出國旅游”等名義賄賂物業公司。小區固網、移動基站建設中這些隱性費用被冠以“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大多由運營商貼付,部分網絡入戶的隱性費用竟然是運營商與業主共同分擔。一旦涉及小區擴容提速需要設備改造時,還將出現新的“尋租空間”。 國辦關于提速降費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至2015年底,全國設區市城區和部分有條件的非設區市城區80%以上家庭具備100Mbps光纖接入能力,同時要求下調百兆光纖接入網費。 由此看,要實現這個目標,運營商還是急需“通風暴曬”,除了擠掉自身閑置的網速水分,更要推動建立公開透明的建設招投標機制,拆除包括進區入戶等環節中存在的“隱形門檻”。 對于“零成本”國內漫游費至今仍未下調問題,闞凱力指出,由于我國通訊計費標準長期沒有改革,某一類收費往往在長期收取后形成利潤依賴,成為難以取消、不易降低的“頑固性收費”。早在2007年原信息產業部組織的漫游費網上調查中就顯示,近3萬接受調查的用戶中高達64%均表示,異地漫游通信費應與本地相同,即不贊同收取國內漫游費。 上海數字化與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勝軍等專家則表示,鑒于社會人員出入境和異地流動需求日漸增加,監管部門有必要考慮在通訊計費中設計新的定價規則,如采取全網核算在全網內使用同樣的資費。“同一運營商的省與省分公司之間不需要打價格戰,而是要靠服務競爭。在美國、日本,很多運營商都是全國統一定價,均不存在國內漫游收費。” 也有消費者反映,由于我國多數運營商套餐采取到限后不自動續訂,容易在套餐用完后產生高資費。由于2G、3G、4G網絡并存,消費者對日漸復雜的計費方式也不了解,更容易發生糾紛。業內人士指出,監管部門應在“提速降費”期間加強調控,引導市場化定價,引導企業自身滿足上下游行業和消費者呼聲。 “從整個社會的效益來說,降低通訊資費有助于互聯網創新、旅游服務業等發展,更有助于降低中低收入群體資費負擔,從而刺激消費和新興行業發展。”華僑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謝朝武如是說。 (記者 羅政、杜放、魏董華、華曄迪、高亢、李崢巍、陽娜 綜合報道) |
相關閱讀:
- [ 07-10][投訴]長樂市松下鎮電信收費太高 選擇單一
- [ 07-08]暑期電信詐騙防范:聽說孩子被綁架 別急著匯錢
- [ 07-08]GE與中國電信戰略合作 工業互聯網在中國落地
- [ 07-07]電信降費要有殺手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