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環保部發布今年前5月全國74個監測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報告,作為重污染區域的河北卻有一個城市的空氣質量與拉薩、海口和廈門等比肩而立。這就是張家口。大氣環境能在短時間實現驚人變化,得益于堅持綠色崛起、打造京津冀最佳生態涵養區的發展理念在張家口得到貫徹落實。 張家口曾是華北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發展一度在河北排名前列,有“張老三”之稱,各類企業上萬家,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讓這里成為全國重污染城市,經濟發展的腳步逐漸陷入停滯。但同時這里也是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脆弱,到2000年森林覆蓋率僅為20.4%,水土流失嚴重,風沙肆虐,不僅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同時也嚴重影響當地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全市僅農村貧困人口就達百萬人左右。 面對生態倒逼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張家口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崛起作為城市發展的唯一戰略選擇。張家口市委書記邢國輝表示,“生態環境對張家口來說,就是我們持續發展的命根子,我們寧可經濟發展得慢一點,也一定要把環境治理好。要用釘釘子的韌勁來開展工作,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就是出于這樣的認識,張家口主動加碼干工作,去年河北省下達給張家口的減排項目是41項,但市里又主動增加了72項,而且這100多個項目均是百分之百完成。 改善生態環境首先需要切斷污染源頭。“鋼鐵、煤炭、水泥、化工原本是支撐張家口經濟快速增長的傳統優勢產業,現在都成為產能壓減的對象。”張家口市發改委重點辦副主任劉志剛介紹說。近年來,張家口對大氣污染防治完成情況已經成為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在毫不手軟的措施推進下,全市共有900多家工業企業和600多個煤炭市場先后被關停,30多家企業從主城區外遷,100多個高排放、高污染投資項目被拒之門外。 僅去年一年,就取締煤炭經營企業812家,關閉整頓礦山84家。壓減煉鐵產能426萬噸、粗鋼產能389萬噸、水泥產能278.6萬噸。削減二氧化硫7688噸、氮氧化物18280噸。其中,有95年歷史的宣鋼一下子改造淘汰了4座高爐、3座轉爐、9臺燒結機,投資十幾億元實施了35項節能減排項目,污染大戶實現了“零排放”。硬措施下,張家口生態環境大幅改善,2014年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污染指數為4.91,比上年下降29%;今年前5月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73,同比下降27.1%。 改善生態環境必須加法和減法同做,2000年以來,張家口把區域綠化作為發展生態涵養區的重點,累計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建設任務近2000萬畝。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20.4%提高到36%,增長幅度接近新中國成立以來50年增幅的總和。僅去年一年,張家口就投入資金15.93億元。實施創森達標、千樹綠化等七大生態建設工程131.8萬畝。通過這一增一減,使張家口成為首都周邊空氣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2014年,張家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5天,較2013年增加30天,相當于整整增加了一個月的好天氣。今年1至5月,張家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24天,又比去年同期增加15天,其優良指數在長江以北37個監測城市中排名第一。 節能減排措施給新興經濟帶來了無限發展空間。隨著生態優勢的顯現,伴隨而來的:沃爾沃汽車制造、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君樂寶嬰幼兒奶粉加工、壩上云計算基地、上海久有基金……一批“高大上”項目的集中落戶,形成了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生態旅游、食品加工、現代物流、高新技術等多種新興產業。截至今年5月,張家口風電裝機容量670萬千瓦,并網629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5萬千瓦,并網45萬千瓦。體育休閑產業集聚的崇禮也因亮麗的環境使其成為北京申辦冬奧會伙伴城市。去年,崇禮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上升到河北第一,19.35萬貧困人口實現了總體脫貧。(經濟日報 記者雷漢發) |
相關閱讀:
- [ 07-05]河北張家口涿鹿縣發生3.2級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 06-12]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附近發生3.0級左右地震
- [ 03-27]張家口賽區向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展示申辦優勢
- [ 03-27]張家口場館布局獲贊 冬殘奧2000輛無障礙出租
- [ 03-27]張家口場館布局獲贊 冬殘奧2000輛無障礙出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