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接到哈市市民趙女士舉報,稱某公司正在香坊區紅旗大街268號的和頤酒店一樓向老年人銷售藥品。執法人員經查發現,這家公司涉嫌非法銷售藥品,收繳了現場發現的藥品80余盒以及相關票據。 執法人員趕到舉報地點,安排稽查人員到現場秘密了解情況。經了解,酒店門口停放著用于接送老人的6臺微型面包車及2臺商務車,酒店會場內大約有50多位老年人以及公司負責宣傳和銷售的工作人員10余名,這些工作人員正在為老年人進行所謂的體檢和宣傳,部分老年人手里還拿著“參芪博力康片”和“麝香心腦樂片”藥品。 在了解基本情況后,執法人員對現場進行了控制,要求組織者出示藥品經營許可等資質證明材料時,組織者無法提供。其行為已涉嫌違反《藥品管理法》中“無《藥品經營許可證》,不得經營藥品”的有關規定,屬于非法銷售藥品。執法人員當即對涉嫌違法行為予以了制止,并收繳了藥品及相關票據。 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表示,這次查處的是一起典型的以“會議營銷”模式銷售藥品的違法案件,這種行為具有夸大宣傳、欺騙患者的特點,致使患者用藥風險大大增加。因組織者行動隱秘,不在固定場所銷售,導致患者維權難,監管部門查處難。市食藥監管部門將繼續嚴厲打擊“會營”銷售藥品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進一步加大對藥品生產企業銷售渠道、銷售人員的監管,強化事中和事前監管,同時結合進社區、進鄉鎮、進企業、進學校、進工地的“五進”宣傳活動,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公眾自我保護意識。 執法人員同時提醒,市民特別是老年人如有疾患應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或藥品經營場所求醫問藥,購藥時要認準“國藥準字”標識,不要輕信不法人員冒充老齡委、某健康學會或醫學會等組織,在超市、公園、社區或居民樓等場所張貼的類似“義診”、“體檢”等海報,不要參加“免費送藥”等活動,也不要相信具有神奇療效的藥品廣告,更不能通過電話或郵購的方式購買藥品,防止上當受騙。如遇到或發現此類情況,可及時撥打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尋求幫助。(記者 陳南竹) |
相關閱讀:
- [ 07-14]歐莎(OSA)探索數字化營銷,重塑品牌價值鏈
- [ 07-13]天天有錢APP打造金融移動營銷新模式,推動產業鏈建設
- [ 07-13]音樂和營銷的獨立是唱片的最后一根稻草
- [ 07-09]APP大會群英聚首 P2P平臺賣力營銷搶風頭
- [ 07-08]福建瑞虹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招聘兼職營銷經理
- [ 07-06]"變異"紅包:微信群"搶紅包" 營銷賭博花樣多|再婚老人離婚爭財產官司增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