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96868億元,同比增長7.0%。 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中趨好態勢,不過我們也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經濟回穩的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PPI持續下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企業盈利情況不容樂觀等還有待解決。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時強調,中國經濟升級發展根本靠改革創新。所以,需要有更精準有效的舉措推動經濟穩中向好,在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中實現升級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和下行壓力并存,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要做好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就必須牢牢把握發展大勢,堅定發展信心,掌握發展主動權。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緊緊抓住“四大機遇”,即創新驅動戰略、“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和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 當前,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們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必然選擇。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能全面過剩以及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偏高等多重因素擠壓,工業企業利潤下降明顯。同時,由于人力成本持續攀升、資源約束日益加重,過去那種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可以說,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到了要改變的時候了。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才能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經濟全球化時代,新一輪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創新驅動戰略、“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和推進“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發展戰略與加強國際產能合作項目,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極為難得的機遇。 時下“互聯網+”大潮滾滾而來。在發展互聯網經濟上下功夫,將有效拉動消費,為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局面發揮積極作用。 國際產能合作,已成為近來中國領導人講話的高頻詞。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烏法金磚峰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發掘各自優勢和潛力,開展創新合作和產能合作,加強金磚國家競爭力”。無論是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是出訪拉美、歐洲,李克強總理也一直在力推國際產能和第三方合作。正如李克強總理指出的,“過去那種‘大進大出’的老路已經難以為繼。要加大支持中國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使我國對外貿易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 加快國際產能合作,對我國企業實現產品國際化以及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優勢,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相互依存,更加強調合作共贏。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可謂恰逢其時,前景廣闊。 總體來說,在上半年經濟增速好于預期的情況下,用好“四大機遇”,把握發展大勢,有利于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同時我們也有理由期待下半年經濟增速好于上半年。(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王振峰)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