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紅利助燃“創業熱”
2015-07-18 22:28:37?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沒想到現在注冊公司這么快。從電話聯系到上門審核,只用了半天時間;從提交材料到拿到執照,只用了兩個多小時。”7月10日上午,雅苑裝飾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劍在湖北襄陽行政審批局領到了“三證合一、一照一號”營業執照。5年前,陳劍也曾在襄陽創業。回想往昔經歷,他說,過去需要經過十幾個審批環節,過程漫長,有時急得“睡不好、吃不好”。 陳劍只是襄陽“創新創業大軍”中普通的一員。今年1至5月,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5.35萬家,平均每天新增354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1.9%。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王君正說,通過政府自身改革帶動重要領域改革,充分釋放改革紅利,點燃了全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 行政審批提速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襄陽成立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委員會、綜合執法委員會,在全市普遍推行“一枚公章管審批、一個部門執法、一個部門監管”。149項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實行先照后證、四證聯辦;工商注冊及簡易審批時間壓縮到一天以內,工業建設項目各個環節的審批時限由原來的3至6個月壓縮到2個月內,真正實現了工業項目審批零障礙、注冊零收費、服務零距離。行政審批局成立7個多月來,新注冊企業1100多家,總投資額接近300億元。 放管結合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放權是改革,管好也是改革。襄陽建成了網上辦事大廳,37個部門88項行政審批在線申報和實時預審、數據對接、共享,把“抽屜”“口袋”“腦袋”里的標準與要求放到桌面上,避免了權力尋租;執法部門到企業去檢查、重大行政處罰,先要通過全市電子監察系統和市政府法制辦備案審查,以防止以“罰”代“法”。去年全市發出電子監察工單4.8萬多件,清退亂收費、濫罰款3600.67萬元;對全市452家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進行整頓,64家違法違規中介機構受到查處;市發改委、人民銀行等部門聯手行動,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建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體系建成。 “戶籍新政”釋放人口紅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關鍵是打通人才流動和上升的通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2012年以前,襄陽人口一直呈凈流出狀態。隨著產業特別是工業崛起,到2014年底,中心城市人口才首次實現正流入14萬人,但與發展需要還有差距,很多企業常年招工難。襄陽市認為,哪個城市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力資源,哪個城市才會有爆發力。襄陽市代市長秦軍說,“隨著大城市的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口逐漸向二、三線城市轉移,這是趨勢也是機遇。要用更優厚的改革政策吸引人才,建立城市比較優勢,打造創新創業的價值洼地。” 在借鑒對比同類城市改革的基礎上,襄陽市確立了“打破‘城鄉二元制’戶籍管理模式”、“高端人才優先化、本地農民城鎮化、外來人口本地化”的要求。在全省率先出臺了《襄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四個零門檻”,即對引進的人才零門檻、對投資經商辦企業的零門檻、對購房(含租房)零門檻、對流動人口落戶零門檻。楚工龍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永芝告訴記者,“‘戶籍新政’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心病’,企業員工戶口進城,子女就學、買房等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搭建創新創業融資孵化平臺。襄陽堅持用改革手段、市場機制配置資源,推進資源要素向創新創業主體集中。依托總規模達200億元的漢江產業基金設立銀政合作產業發展基金、科技金融基金、中小企業直接債務融資發展基金等子基金,重點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配置;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億多元,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補貼、場租補貼、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扶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的信貸投放,去年,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59億元,占全部貸款的57.6%;建立創業孵化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場地+資金+實訓+服務”一體化的孵化服務,目前全市共建立38個創業示范基地,入駐企業2444家。 一手抓大眾創業激發市場活力,一手抓萬眾創新搶占發展制高點。襄陽“傳統產業品牌化、新興產業規模化、主導產業高端化”步伐不斷加快,推動了襄陽制造向“智造”轉型。目前,全市正在建設的億元以上投資項目有1103個,其中投資過10億元的項目113個,形成了以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為龍頭,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柱的產業發展格局。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涌動,襄陽經濟運行提質增效顯現。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5.8%。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全國294個城市2014年度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中,襄陽居第74位,比2013年上升了26位。(經濟日報記者 魏勁松 通訊員 楊戈) |
相關閱讀:
- [ 07-18]福建首個全國婦女創業就業培訓示范基地在漳浦揭牌
- [ 07-18]創業項目推介會明上午召開 大學生在廈創業有望獲獎勵
- [ 07-18]“青春創業夢” 閩南師大生科院暑期社會實踐隊啟程
- [ 07-18]“科技與金融快速融合” 龍巖市第二屆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 [ 07-17]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核心動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