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成百上千英國年輕穆斯林出走,并加入到同西方宣戰的伊斯蘭組織。到底誰應該為這一令人擔憂的現狀負責呢?”《華盛頓郵報》19日稱,一直以來,這一問題使英國政府與其部分公民產生了對立,英國穆斯林社會中很多人也對安全機構表示不信任。英國布拉德福德市議員、穆斯林社區領導人卡爾瑪尼說:“過去10年里所發生的事情就是英國社會變得更加兩極分化了。” “競爭”“隔離”“對立”和“滲透”,英國《衛報》用這四個詞來總結導致英國及西方國家大量年輕人接近極端主義的原因:即社會競爭中的劣勢,被主流社會隔離,文化的不滿與對立以及伊斯蘭極端思想在全球的滲透擴散等。報道援引政治學者斯帕魯在《賤民政治》一書中所言,必須扭轉僅憑武力打擊極端主義的思路,這樣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必須以社區為基礎孤立極端思想。該學者同時呼吁不要讓歐洲穆斯林“賤民化”,稱這種社會傾向在歐洲歷史上曾造成嚴重后果,比如歐洲曾經對猶太人的歧視。 美國《國際經濟時報》引述大西洋理事會非洲中心主任帕姆的話稱,“對于一個尋找工作或者勉強維持生活的人來說,僅在價值觀上的引導并不會把面包放在餐桌上。”極端分子把目標鎖定在一些青年身上,這些人的經濟條件普遍差,而且感覺社會對待他們不公。 事實上,英國政府曾施行過一個名為“渠道”的計劃。該計劃除了監視和逮捕恐怖嫌疑人,還指派相關部門鑒別可能受極端思想影響的年輕人,并與他們直接見面。據透露,在這一計劃中,警方曾與數名準備前往敘利亞加入IS的英國少女見過面,但這些少女居然通過了測試。英國首相卡梅倫曾表示,打擊“伊斯蘭國”需要多種手段、多重陣地,“需要每所學校、每個社區都認識到他們要在其中扮演角色。我們都有責任來阻止人們被IS邪惡的信仰所毒害”。 【環球時報駐報駐英國、德國、加拿大記者 孫微 青木 陶短房 陳一】 |
相關閱讀:
- [ 03-01]英美誓言盡全力追剿IS極端分子“圣戰士約翰”
- [ 02-02]空襲將IS趕出敘重鎮 美吁改免簽條例防極端分子侵入
- [ 12-20]美地面部隊首次與IS交鋒 殲滅大量極端分子
- [ 07-20]卡梅倫:希望英國進一步助美國摧毀敘境內IS
- [ 07-20]沙特清剿400名IS成員 被捕者大多數是本國公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