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日喀則市吉隆鎮幫興村帳篷安置區由于受最近幾天余震影響,部分安置點帳篷土質疏松、積水嚴重,給災區民眾生活帶來不便。西藏邊防總隊機動支隊二大隊由中隊長才旦晉美帶隊緊急趕往1.5公里處的幫興村展開救助行動。到達幫興村后,官兵迅速展開排查,排查中發現幫興村安置區地面凹凸不平、積水嚴重,嚴重影響民眾生活。為防止受次生災害發生,官兵們向村長了解情況后迅速投入戰斗,經過2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后,受災群眾帳篷及物資全部轉移完畢。張鈺攝 中新網拉薩7月26日電 (記者白少波)西藏自治區官方26日介紹,4月25日,尼泊爾發生的8.1級地震,波及西藏多地,全自治區黨政軍警民齊心協力、迅速反應、全力以赴,奪取了抗震救災的勝利,在雪域高原創造了8.1級地震傷亡人數最少的奇跡。 據官方數據,尼泊爾此次強震造成西藏震區27人遇難、3人失蹤、860人受傷。當日,西藏自治區舉行踐行“三嚴三實”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先進事跡報告會。來自抗震救災一線的解放軍、武警官兵,駐村干部,記者等講述親身經歷和見聞,詮釋抗震救災精神。 “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子弟兵義不容辭的責任。”駐守此次地震重災區樟木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51分隊副政治指導員平措玉杰說,該部突擊隊冒著余震不斷、滾石飛落的危險,挺進危險區,第一時間組織群眾轉移,開展搜救。 西藏自治區外僑辦駐吉隆鎮乃村工作隊隊員喻精明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地震時搜救村民的經歷,“沒有工具,我們就用手刨,直到雙手皮開肉綻,血流不止;余震不斷,時刻威脅著我們的安全,但是我們心里想的只有救人、抓緊時間救人。” “不能讓自己家的悲劇在鄉親們身上重演”。聶拉木縣樟木鎮雪布崗居委會主任西熱堅參在地震中失去4位親人,他顧不上悲傷,組織救援、動員村民轉移,當他隨著最后一批受災群眾離開樟木鎮時,也沒顧上帶走家里任何一件東西。 白確是樟木鎮扎西通卓林寺駐寺干部,2011年駐寺后與該寺尼姑結下深厚友情,是他們心中的大姐。地震中,白確為救達娃和桑丹兩位尼姑姐妹,用身體擋住墜落的房梁,不幸遇難。 地震發生后,駐守在聶拉木、定日、吉隆等災區的公安邊防官兵共救出被埋群眾280名,轉移安置群眾19188人,挽救財產損失500多萬元。21名堅守吉隆口岸國門的官兵在余震中,只有300平米的“安全區域”,13名80后、8名90后,寫下了21封遺書。 “有苦不怕苦,有苦不言苦,有苦不叫苦,不怕掉肉、不怕脫皮、不怕流汗、不怕犧牲。”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云虎說,西藏這一抗震救災精神與“老西藏精神”和“兩路精神”一脈相承,“是聳立在雪域高原上的又一座精神豐碑。”(完) |
相關閱讀:
- [ 05-11]中法醫療創新與合作論壇在巴黎舉行 尼強震賑災資金缺口巨大
- [ 05-01]國際|中國防疫隊進駐尼泊爾 飲用水成防疫最大挑戰|尼強震已致近5900人亡
- [ 05-01]尼強震已致該國近5900人亡 一男子被埋五天終獲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