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李姿閱 軌道交通扛大梁,區域路網全覆蓋,公交地鐵一卡通 京津冀協同 先把經脈打通(經濟聚焦) 從空中看,京津冀的交通網絡,以北京為中心,呈放射狀。歷史形成的“條條大路過北京”的交通格局,使首都成為人流、物流的樞紐。 京津冀,面積2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個億,要實現協同發展,交通作為三個要率先實現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如何改變原有格局? 京津冀三省市交通一體統籌協調小組去年4月成立,一年多時間內,在規劃編制、政策協調、建設推進、運輸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6月9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下發,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總體規劃也即將發布,三地陸路交通一體化的藍圖已經浮現,近日,三地先后召開全會,布置落實。 “軌道交通扛大梁,區域路網全覆蓋,公交地鐵一卡通”,勾畫出未來新景象。 交通骨架 過去:公路上的京津冀 未來:軌道上的京津冀 京津冀的面積,相當于兩個半長三角,區域內地形多樣,有平原,也有丘陵、高山峽谷。改變單一的公路運輸網絡,以“軌道上的京津冀”,作為三地交通一體化的核心,構筑未來交通的骨架,串起一個世界級的城市群,是三地協同發展的重要方向。 去年,本報就京津冀協同發展組織大型采訪調研時,就有專家提出:美國硅谷、日本東京都市圈都依靠軌道交通實現大量人口在更廣區域內常態化流動分布。因此,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是陸路交通首選。 未來將建設高效密集的軌道交通網,三地的客運將主要依靠軌道交通解決。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紹說:“北京將以城際鐵路為重點,統籌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以北京為觀察點,可見未來溝通三地的軌道交通將由四層網絡構成。 城市軌道交通主要解決30公里范圍內的短途通勤需求,市(域)郊鐵路負責30至70公里的交通出行,70至150公里出行由城際鐵路承擔,更遠范圍出行將依托國家干線鐵路。 四層網絡中,干線鐵路,將依托國家鐵路網絡,加強京津冀主要城市間的溝通。目前,以北京為中心排進計劃的包括京張、京沈、京九、京唐客專等。 城際鐵路,主要用于加強北京和京津冀城市群間的相互溝通。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已成立,作為未來京津冀城際鐵路的投資建設主體,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已初步完成。 城市軌道交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地鐵,主要負責城市內的短途出行。目前,北京地鐵里程為527公里,今年將再增加27公里,達到554公里。在河北,石家莊的地鐵正在建設中。 在四層軌道網絡中,市(域)郊鐵路是目前最欠缺的部分,下一步將加強建設。記者了解到,目前,第一條新建示范線初步確定為京平線,全長72公里,其中約22公里穿過河北,具體走向及站位設置細節正在征求意見中,意向中往東連通通州、燕郊、三河、平谷。 不遠的將來,行走在京津冀城市群間,可體驗風馳電掣的快捷。從北京六環,一小時可達唐山;從北京往北,一小時抵達張家口;往東南,一小時到達天津;從天津,一小時到石家莊。 節約出行成本、緩解擁堵、減少排放,“軌道上的京津冀”帶來三大直接好處。周正宇透露,北京目前的規劃是,建立1000公里地鐵網和1000公里市郊鐵路網。 |
相關閱讀:
- [ 07-26]京唐京濱計劃年內開工 27條城際鐵路將貫通京津冀
- [ 07-22]京津冀建筑類高校協同創新聯盟在京成立
- [ 07-22]京津冀建世界級城市群生態體系 打造環首都國家公園環
- [ 07-21]京津冀交通規劃近期印發 深入推進區域運輸一體化
- [ 07-20]中國首屆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新聞發布會在京勝利召開
- [ 07-17]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預報 京津冀等地有大到暴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