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寄語東北經濟振興傳遞哪些信號
2015-07-27 07:18:49?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習近平寄語東北經濟振興傳遞哪些信號 “搞好經濟、搞好企業、搞好國有企業,把實體經濟抓上去。”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吉林考察調研時指出,把制造業搞上去,創新驅動發展是核心,中國夢具體到工業戰線就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古往今來,人們要生存,就要吃飯、穿衣、居住、休閑,而保證這些活動得以繼續進行的基礎,則要靠各式各樣的實體經濟生產;人們要發展,同樣需要更高水平的實體經濟來創造;因此,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也多次提到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夯實經濟發展基礎,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回顧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國內考察“路線圖”,他在考察調研中也均對經濟發展做出重要部署,對于實體經濟更是念念不忘。早在2013年,習近平在武漢考察時就曾指出,工業化很重要,一個大國要強大,要靠實體經濟,不能泡沫化。 實體經濟轉型迫在眉睫 7月15日,中國2015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二季度GDP增速與一季度持平,我國經濟基本面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其中多項數據都顯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成果顯著。 但是在中國經濟“半年考”交出一份滿意答卷的同時,也必須關注包括工業企業在內的實體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張峰7月22日表示,工業運行下行壓力依然很大,部分地區、行業和企業困難加重,實現實體經濟穩定向好仍需要付出更加艱巨的努力。 人民網記者在調研采訪時發現,沈陽鐵西區北一西路2公里內9條鐵軌依稀記載了沈陽這座重工業城市昔日的輝煌。而今,以沈陽為代表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也正如鐵西區兩旁陳舊的樓房和凌亂的工地一般略顯蕭索。 曾在鐵西區赫赫有名的沈陽重機早已搬到了市開發區,并與另外一家國企合并重組,更名北方重工。作為一家為鋼鐵、冶金、煤炭、水泥等行業提供設備的大型國企,北方重工未能逃過產能過剩帶來的沖擊。北方重工宣傳部部長劉曉東透露,與去年同期相比,企業訂單量下降約20%。他說:“以前1個訂單幾個億,現在1個訂單才幾千萬。” 面對產能過剩的行業現狀,小企業則顯得轉型無力,紛紛倒閉。大型企業也很難擺脫產能過剩帶來的消極影響。“東北的落后產能問題太嚴重,轉型是趨勢使然。”遼寧某大型國有企業負責人感慨。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表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東北地區要增強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精準發力,扎實工作,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目前東北地區發展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這其中有全國“三期疊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東北地區產業結構、體制機制等個性方面的原因。有矛盾有風險本身并不可怕,關鍵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風險的決心和辦法,不能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束手無策、無所作為。 舊優勢喪失、舊體制束縛,重工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的轉型不能一蹴而就。“在給予企業更寬松環境和更多自由度的主旋律下,政府搭把手,其余交給市場。”多數企業有著上述共同的訴求。 |
相關閱讀:
- [ 07-25]學習有方:習近平妙答青年四問
- [ 07-25]盤點習近平與青年談夢想的7則小故事
- [ 07-25]習近平寄語青年:緊跟時代砥礪前行 (全文)
- [ 07-25]習近平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
- [ 07-25]習近平寄語青年:緊跟時代砥礪前行
- [ 07-25]國內|習近平向青聯學聯大會發賀信|李克強:望金磚銀行為產能合作作貢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