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7月27日報道,“你們知道撫順的牽牛花嗎?”大阪市福島區的野崎朋子介紹說,曾被關押在中國東北地區(原滿洲)遼寧省撫順戰犯管理所的前日本兵獲得了廣大處理,管教人員在釋放時贈送牽牛花的種子,這些花因此被稱為“寬恕之花”。野崎把在當地獲得的花種栽培增殖,在說明以上緣由的基礎上分發給朋友和學校。 雖然中日關系因圍繞釣魚島的對立等而惡化,但野崎認為分發花種“將成為思考和平與友好的契機。希望眾人手手相傳,讓其擴展開來”。 1945年日本戰敗后,約1000名在西伯利亞等滯留數年的前日本兵被移送至撫順戰犯管理所。中方的態度與前蘇聯形成對照,并未采取報復性措施。大多數前日本兵被免于起訴,經過再教育后釋放。無人被判處死刑。 在回國之際,一名管教人員把牽牛花種子遞過來并說,“你們不要再帶著武器來大陸了。回日本后,讓這些種子開出美麗的花,自己也組建起幸福的家庭來”。前日本兵等1957年創建“中國歸國者聯絡會”,在講述自身加害行為的同時,呼吁和平反戰與中日友好。其后繼團體2006年出版的繪本就題為《寬恕之花》,書中介紹了上述經過,并逐漸為人所知。 撫順的牽牛花比日本牽牛花的葉子稍小且呈心形,綻放的是可愛的青紫色花朵。被其蘊含的故事所感動的野崎2007年9月前往原戰犯管理所舊址,分得了數十粒院內自然生長的牽牛花種子。她在自家陽臺種植,每年可收獲4000粒花種。 在移民滿洲人數最多的長野縣,2013年開館的“滿蒙開拓和平紀念館”(位于該縣阿智村)贊同野崎的想法。去年春天和今年春天,該館咖啡廳內放置了分成小包的牽牛花花種,免費分發給來館人士。 最近,一名75歲女性給紀念館寄來明信片,在表達開花喜悅的同時寫道,“孩提時代就聽親戚講過滿洲的事情。我們不能再度戰爭,不能讓子孫經歷悲慘心情”。 野崎說,凝視著牽牛花“就會不禁想到被日軍殺害的眾多中國人的悲劇”。她呼吁“特別希望年輕人不要僅依賴于簡便的網上信息,而是要接觸前士兵們的證詞和日記等,了解事實”。 |
相關閱讀:
- [ 06-30]日本華僑華人愿為中日友好貢獻力量
- [ 05-24]專家解讀習近平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 [ 05-24]習近平指中日友好“根基在民間” 兩“不答應”回擊日右翼
- [ 05-24]習近平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德不孤,必有鄰(圖)
- [ 05-24]習近平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中日關系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