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解讀:中國經濟穩中向好 含金量有多高?
2015-07-29 11:46:17?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央廣網北京7月29日消息(記者初日)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在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小的時候,昨天有一個言論格外引人關注,說的是:“中國經濟基本面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穩中有進。”這是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昨天(28日)召開的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例行發布會上,提出的看法。那么,這個“穩中向好”含金量有多高?市場有疑問,專家有話說。 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7%,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副司長高杲說,從數字本身來看,感覺好像是波瀾不驚,但從主要指標運行變化來看,經濟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 高杲:從供給端,6月份規上工業增長6.8%,連續3個月回升。從需求端來看,投資消費都連續兩個月增速回升。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也用“穩中向好”來形容中國經濟基本面。 李樸民: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穩中有進,那么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是有基礎和條件的。 在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能夠實現這樣一個總體平穩的增長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也有質疑,這個增長的含金有多高,比如,為什么工業用電量下降,工業增加值卻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李云卿解釋,這是工業內部增長結構變化的結果,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占整個工業用電量大,但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越來越低。 李云卿:鋼鐵行業;建材行業,這兩個行業上半年增加值僅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0.1%,合計拉低工業增速0.25個百分點。這兩個行業上半年用電量合計減少用電274億千瓦時,是全部工業用電量減少量的3.5倍,拉低工業用電增速1.5個百分點。 上半年經濟穩中向好,下半年經濟是否會保持這個勢頭呢?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副司長高杲說,國內外環境依然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投資在穩增長中起關鍵作用。目前,發改委以推出網絡工程、生態環保、油氣等七大工程包為龍頭,包括推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也就是PPP項目庫,來增加項目儲備。 關于資金來源,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說,社會資本有興趣干的,政府不去干,政府做的主要是純公益的。 羅國三:通過搭建平臺、建立機制,使投資和融資的渠道通暢,實際上中國不缺錢,但是怎么把金融和投資更好對接,渠道打通,需要更多改革措施。 投資之外,拉動經濟的另外兩駕馬車——出口和消費,體現了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出口6月份實現了由負轉正,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升,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專家學者怎么看?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為,經濟穩中向好,正是體現在質量和效益向好,而不是光盯著GDP數字。 姚景源:第三產業比重超過50%,還有清潔能源的比重達到了17.1%,原來計劃十二五能達到11%到15%就不錯了,下的是過去一直希望往下調的,上的就是高新技術產業。 然而,經濟下行的壓力不容忽視,外部美聯儲可能加息、希臘債務談判進展,國內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困境、股市的不穩定性等,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下半年的穩增長。 不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保持樂觀,他認為下半年支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因素,比上半年有所增加。 張立群:房地產的發展環境特別是市場銷售形勢好轉,第二個基礎設施投資,因為前期的項目和資金準備,下半年的開工建設情況會好于上半年。 |
相關閱讀:
- [ 07-29]發改委: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商品住房回升
- [ 07-29]陜西:六所高校以虛假經濟事項報銷科研經費
- [ 07-29]郵儲銀行:踐行普惠金融 服務實體經濟
- [ 07-29]實體經濟加速觸網 謹防走入“逢網必火”誤區
- [ 07-29]郵儲銀行:踐行普惠金融 服務實體經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