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7月29日電(記者 奚金燕)經過長達一周的反復注射“動員劑”,29日,45歲的張建停終于完成了涉外造血干細胞的捐獻,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而與此同時,張建停所捐獻的205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已由工作人員帶回香港,輸注給一位香港男子。如若不出意外的話,這場跨越空間地域的生命接力最終將以受捐者的“新生”畫上圓滿的句號。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救治白血病、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的主要手段。然而非血緣關系的人,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高分辨配型成功的幾率極低,僅為十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不啻于中一次百萬大獎。 當這份“大獎”砸在張建停頭上時,他覺得有些難以置信。張建停今年45歲,是浙江省浦江縣供電局的一名普通職工,主要負責線路運營,經常24小時待命,一旦接到維修電話就得趕赴一線搶修。別看張建停平時話不多,但認識他的人都說,這人低調,樸實。 2007年,張建停在浦江縣城閑逛時,看到一輛獻血車,于是他走上車,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無償獻血,這一堅持就是整整八年。2012年,張建停路過獻血點時,看到志愿者在舉行造血干細胞宣傳活動,當時他也沒多想就填寫了捐獻志愿書。 就在張建停自己都快忘了這事的時候,今年3月份,一個電話讓他又驚又喜。“當時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初配成了,第一反應也比較驚訝,覺得不可思議。再一想配對概率那么低都讓我撞上了,就像是中了大獎,能救人也是很開心的。”張建停甚至覺得這次的捐獻之旅還有些“刺激”。 據張建停回憶,當時初配成功的人有好幾個,初配以后還要進一步進行高分辨配型。但之后過了很久都沒動靜,在他以為沒配上時又來了電話,聽說配型成功,張建亭立刻就同意捐獻了,妻子和兒子得知這個消息后也表示十分支持。 7月23日,在妻子的陪同下,張建停來到了深圳第二人民醫院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在近一周的時間里,張建停每天晚上都要到醫院注入“動員劑”,進行造血干細胞分離。經過連續多日的精心準備,28日12時許,張建停進行了造血干細胞采集,成功實現了捐髓。當天下午5時許,張建停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由工作人員帶回香港,輸注給一位香港男子,重新延續生命。 7月29日,張建停剛一回到家,細心的兒子就發現父親的一雙手臂上多了幾個星星點點的針孔,焦急地問:“爸爸,你疼嗎?”張建停抱著兒子安慰道:“這有什么疼的,根本沒啥感覺,反正能救人一命就是好的。” 據了解,張建停是金華市第二位涉外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浙江省第10位涉外造血干細胞捐獻。雖然對受捐者的信息知之甚少,但在千里之外,張建停還是想通過中新網記者送上自己的祝福:“希望隔著大海的那個香港大哥能夠快點康復,活著就有希望……”(完) |
相關閱讀:
- [ 07-29]莆田秀嶼一男子癱瘓兩年多 4歲女又患白血病
- [ 07-27]女兒患白血病媽媽“賣擁抱” 稱多余的錢將捐出
- [ 07-26]社會|重慶4歲女孩患白血病母親賣擁抱|四川一市民手機40分鐘網費1000元
- [ 07-26]重慶4歲女孩患白血病 母親為籌錢輕軌站賣“擁抱”
- [ 07-24]三明小伙新婚不久再次患白血病 60萬元藥費難倒一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